“德馨仁厚慈怀广济得失无意写春秋,一身正气坦荡平生来去从容真君子”,“日昏月暗世间哪得老英雄,天惊地动岐黄痛失真卫士”“文武妙手,松柏精神”……1月16日早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前,人们在挽联前驻足凝
人们手捧菊花,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吉良晨送最后一程,告别现场,就像打开了一本中华精神和文化的教科书。
是的,吉良晨是一本大书。他出生于1928年,北京市人,农工党成员,21岁悬壶京都。他在身为晚清御史的祖父身边长大,7岁开始学医,酷爱方术医药,先后拜过四位名师。第一位是深得御医学派传承的晚清御医袁鹤侪,继而是拥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独特方药的民间世医韩琴轩,第三位是伤寒大师陈慎吾,第四位是金匮大家宗维新。吉良晨还精通武术,曾追随南派形意拳,为买氏(庄图)四代传人。后带艺投师崔氏(毅士),攻习杨派太极拳,为露蝉门下五世弟子。
“噩耗传来,人们震惊、悲恸,不禁为星殒神州扼腕痛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陈?、院长王莒生说,吉良晨教授擅治中医疑难杂病,倡导中医“治未病”传统理论思想,主张防病与治病相结合,对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之术颇有研究。他广纳百家而又独树一帜,学验俱丰,是一位集医学、武学、道学、儒学、佛学于一身的大医学者。
灵堂内,学医弟子方阵和习武弟子方阵分别向吉老的遗体告别,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传统的跪拜,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人群中有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国宝啊!”
吉良晨的第一批弟子金玫、郭中良、常彪早早地赶来送别自己的恩师。“我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事实无情,虽然吉老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大道大德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在以后漫长的为医路上,我们一定承师之志,不辜负恩师的厚望,为振兴中医贡献力量。”
“吉老灵活运用、药到病除的事例比比皆是。”吉良晨的学生黄穗平、张北平回忆说,1976年秋天,北京近郊山区一名男孩突然肚鼓剧痛,男孩的父亲请吉老前往诊治。经诊断,吉老认为他是肚子里积聚了许多虫,导致大肠阻遏,需要及时治疗。但当时山路崎岖,再去取药时间来不及,会有生命危险。吉老当机立断,将15克蜀椒放入烧热后的豆油中,煎至闻到香味后给患儿服用。结果不到两个小时,患儿竟然排出了100多条蛔虫,之后男孩很快就痊愈了。
“务勤不懒、学习不息、临证不已、深化不息,是吉老的座右铭。”吉良晨的弟子郑东海难过地说。“老师一生都在关心别人,对自己却很少关心,即使生病了也坚持出诊。
吉老一切为患者着想,给患者开的方子都是花钱最少、疗效最好的。许多次,有家境贫寒的患者要吉老少开几服药以减少费用,每当此时,他就会对患者说,“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先把病治好,钱我给你垫上。”
吴燮煦14岁就开始跟随吉老学习,情同父子。他心目中的吉老谦和、豁达,而且非常爱国。他回忆说,2003年非典疫情来袭,当时的吉老已经退休,但是他仍然坚持出门诊。
家人和学生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在家休息,他却说,在这种非常时期我怎么能躲起来呢,我们医生的职责不就是治病救人吗?非典期间,吉老多次深入临床一线为患者诊治,他的协定处方“防温肃肺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非典”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吉老在武术界也是德高望重。”中国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崔仲三与吉老的交往已经超过五十年,他眼中的吉老魁梧灵活,有着犀利的目光却又时时透露着慈爱。崔仲三希望后人不断努力,继承吉老的医术、武学、品德,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德尚昭天下,民众好医生。”田永杰是吉老的朋友,他说,吉老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个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沈志祥认为,吉老思想开通,接受新鲜事物很快,并能从中吸取长处加以运用。希望吉老走得放心,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耳提父诲音常在,心存遗愿续华章。”吉老的儿子吉仲立全家敬献的花圈上,这幅挽联所表明的决心,足以告慰吉老的在天之灵。
遗像上的吉良晨微笑着,慈祥依旧。寒风挡不住送别的人流。吉老,走好……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