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范建华摄
记者:云南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和文化经济优势,云南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近年来,云南通过大力推
张田欣: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措施、政策,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文化产业呈现出了不断向前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条件已经具备。
2009年,在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我们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年初,省委常委会就此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了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云南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的重大决策。6月,省委、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审议讨论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若干意见》,从全省实际出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了明确部署,形成了具有鲜明云南特点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支撑体系;10月,省委常委会又提出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明确了对各地各单位改革的具体要求……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税务、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省财政厅等部门专门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机构,主动支持和配合,为全省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向面上全面展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记者:通过改革创新,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实现逆势上扬,发展强劲。您如何看待云南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
张田欣:总的讲,近一年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重视,工作积极,定位准确,进展平稳,把握得当,基本达到了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预期目的,基本达到了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年初督查时对我省提出的改革要求。
目前,全省的改革正处于从点到面转变、从单位到系统和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关期。但省内一些部门和地方对中央和省委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操作规程。各地、各单位、各系统的改革还未完成,新的改革任务又已提上日程,改革的压力与日俱增。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向面上展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逐步暴露出来,我们面临的改革时间要求更加紧张,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严峻。我们要以攻坚克难的大无畏勇气,加强组织,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确保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记者:作为多民族地区也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题需要克服。下一步,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还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张田欣:关键是要狠抓工作落实,把设想变成工作方案,把方案变成具体行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就是,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同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改革实施中要注意处理好职工安置和保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同时注重研究转制后的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市场定位、资产重组布局,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规律下进行文化的生产创作,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积累、发展、做大做强,发挥国有文化骨干企业的作用。省文产办要加强督促检查,随时掌握各地各单位的改革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定期通报。
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具体指导,加强督促检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政主管部门要精心组织本系统、本领域的改革,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明确措施办法,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宣传、文化、文产办、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委、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特事特办,为改革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调整、财务审计、人员安置、工商登记、税收优惠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严肃纪律,确保改革中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改革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主体、国有文化骨干企业的目标高标准完成改革任务。
目前,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改革范围内的省级经营性文化单位都已确定了改革方案,各州市也都有了一些动作或设想。当前主要的工作是坚持研究具体问题,从具体事情抓起,对改革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把改革的重点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把原则性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工作措施,防止只见口号,不见行动。我们要竖立这样一个意识:要着眼宏观改革大势大局,不在一些可变通处理的具体问题上过于斤斤计较、在乎毫厘得失,贻误改革时机。省级部门已经做出了示范,各州市必须抓住机会,加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