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胜非为难 持之为难

2010-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闻观察员 冯蕾 我有话说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概括2009年中国经济时,用了“收获”二字。

相信所有亲历过这场危机的人都能品读出这份收获的分量。

一年前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中国沿海码头上堆积着大量的矿石,甚至可以用到半年

之后;中国最大的集装箱厂,竟然一个集装箱的订单都没有;众多沿海企业破产倒闭,1000多万农民工离城返乡……而一年后的今天,GDP增长8.7%!中国的表现令国人振奋、令世界惊叹。

收获,实属不易。人们不会忘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信心”。危机来临之初,温家宝总理的话掷地有声――“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上,中国领导人再次形容“希望像一盏明灯,给予我们各国、各家企业、世界人民照亮了方向,永不熄灭”。

收获,源自信心。正是这盏寒冬中的明灯,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经济积极变化的信息,令人振奋,令人鼓舞;正是这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的道路,催人奋进,永不懈怠。从2008年11月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到2009年底国务院通过了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应对危机、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共渡时艰,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里,迎来了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灿烂朝霞。

收获,蕴涵启示。正是这场危机,使长期以来困挠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更加暴露无遗。无论是内外需结构的不平衡还是投资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无论是三大产业结构的不协调还是产业内部结构的失衡,无论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还是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平衡,都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也是长期困挠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当危机真正到来时,这些矛盾更加凸显,逼迫我们更加主动地反思经济领域的结构失衡。

正是这场危机,让我们对内需与外需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曾经有一组数字:197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8.9%,2002年达到43.8%,2003年升至50%,2004年进一步升至60%,2007年已经达到了70%左右。如果说,过去,我们对于过高外贸依存度的认识只停留在数字和一次次贸易争端带来的警醒上,当危机真正到来时,外需急剧下滑――一张张落空的订单、一座座倒闭的工厂、一个个流失的岗位,无不真切地告诉我们转变过度信赖出口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正是这场危机,让我们对投资与消费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尽管消费增长取得新进展,但相比投资30%以上的增速,仍显乏力。应看到,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大国,投资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必须的刚性需求;但另一方面,当前也出现许多不应有、不能有的投资――重复建设、盲目发展势头令人堪忧。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调控,不仅会错失调结构的历史机遇,而且会因无序扩张、恶性竞争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正是这场危机,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破解结构性难题的症结所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结构问题积弊已久,从认识矛盾到解决矛盾,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尤其,中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如何在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正如温总理所言――“胜非为难,持之为难”。2009年GDP增长喜人,但应看到,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拉动、信贷拉动和投资拉动,尚未产生明显社会投资和其他拉动的效应。在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今天,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也不等于我们的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调结构这篇大文章,仍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建康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