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40岁以上的人大都读过。雷锋生前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有“东北的一团火”之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录发表了雷锋从1959 年8 月30 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雷锋牺牲后的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近一
但这首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并不是雷锋写的,它的原创者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姚筱舟。姚筱舟将这首诗署名“焦萍”,发表在 1959 年5 月26 日出版的陕西《总路线诗传单》(第8期)上。雷锋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摘抄在自己日记中。雷锋牺牲后,沈阳军区《前进报》把这首诗当成雷锋日记发表出来。雷锋摘抄时,将原诗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了“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并将表现“大跃进”的第三段删除了。应该说,雷锋这一改一删是很精当的。周恩来对这首诗十分关注,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希望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也许因为周总理过问了此事,这首名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曲再度发表时注明“焦萍词”,而非“摘自《雷锋日记》”。但即便如此,后来也有人误认为这首歌词,是一个署名“焦萍”的人根据《雷锋日记》中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改写的。
《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了雷锋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一个军人把党比作生身母亲的真挚感情。歌曲呈“ABA”三部曲式。第一段具有“山歌”的抒情性,一往情深地唱出发自肺腑的心声,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对党的无限热爱。在4小节间奏之后,歌曲进入第二段。音乐的情绪逐渐变得悲愤,字字铿锵有力,声声如泣如诉,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情绪变得激昂,一个革命战士对旧社会的满腔仇恨从内心迸发出来,并使革命军人永远跟党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信念得以充分表达。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的热情和亲切之中,再次表达出“我把党来比母亲”的真挚情感。歌曲的结束句则使这一情感进一步得以升华。值得一提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没有完全运用“山歌”风格,而采取了一种戏剧性的写法。整个音乐充满音区的对立,力度的对比,节奏的对比,调性的对比,情绪的对比。这种对比,正是歌曲的成功所在。
《唱支山歌给党听》由任桂珍首唱,后来才由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当时,才旦卓玛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一天她在校园里听到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曲简直就是为她这个藏族翻身农奴写的,于是就请教她的老师、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如何演唱这首歌曲。在王品素精心辅导下,才旦卓玛在1964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此歌,一鸣惊人。从此,人们就将才旦卓玛与《唱支山歌给党听》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唱支山歌给党听》成为祖国亿万儿女表达对党无限热爱的一支心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全文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