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估计现有患者两亿人,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两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又是心脏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心脑血管病已成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预
防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情绪、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虽然凶险,但可防可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高血压防治,都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期重点是中西医专家提醒读者控制血压,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自古没有高血压这种说法,当中西医结合以后,才慢慢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时,采取辨证论治的原则,大致有补肾、活血、滋阴、利水等治法。
我的父亲祝谌予曾经将自己的治疗经验换成通俗的讲法就是“高压高向下压,低压高向下拉”。
祝氏有一个治疗低压高的验方――杞菊地黄汤。选用生/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枸杞子、菊花,具体服用方法,配伍克数需要医生处方。
低压高的病人,中医一般认为是肾阴比较虚,因为肝肾是同源的,肾阴虚,必然会影响到肝阴虚,导致血压高。茯苓、泽泻都是往下利水的,泄的,利湿的。枸杞子补肾。菊花清肝明目。生/熟地黄根据具体情况,如果这个人腹泻就选熟地黄;如果这个人便秘就选生地黄。其他六味药是宋朝名医钱乙的方子,因为最早的时候,在中国古籍《金匮要略》里头有一个方子叫做桂附地黄汤,它是在这六味药的基础上又加上肉桂、附子这两种药。它治的是肾阴虚的病,后来钱乙就取了这六味药,这六味药治疗儿童的肾虚,就是先天不足。以后又有人在此基础上加了枸杞子、菊花。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就发现,它降低压的效果比较好。
临床观察发现肾阴虚型高血压病人服用杞菊地黄汤8―12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明显减少,接近正常人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
但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方子当成治疗低压高的唯一方子,因为中医在临床上特别注重辨证论治,会有很多不同的情况,辨完证以后又选用不同的方剂。
桂附地黄汤,这个方子本来不是治疗高血压的,但是我的父亲祝谌予曾经治过一个老太太,高压经常在 180―200,低压经常在110―120,她用过很多药,都没有很稳定地把血压降下来,后来她找到我父亲。老太太怕冷,面色黄白,四肢冰凉,吐出的舌头是淡的,浑身没劲,用了这个方子一周之后,高压150,低压90,效果非常好。这个例子说明,不必要找特殊药,不必要找特效方,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也曾经治愈过一个老太太,她的症状是高血压,有一个典型的症状是后背和胃相应的地方很凉。我用了父亲改良过的古方,苓桂术甘汤煮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服药一周后,她回来告诉我说血压不高了,也能睡觉了,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想强调,中医看病的时候,辨证论治,一定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去分辨治疗,切不可守着一个方子治疗所有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