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畸形的“论文崇拜”应该休矣

2010-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洪先 我有话说

近日,某高校法学院宣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师工资将按工作量分配,法学院多名教授对此表示不满。据悉,根据此方案,如果一名教授没有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所拿到的绩效工资可能不如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行政人员,而教师之间绩效工资可能相差几倍。

该学院的绩效考核制度之所以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对,根本上还是因

为大家对“论文数量崇拜”的不满。这种重论文数量轻论文质量,重视数量排名忽视科研实力内在提升,“一刀切”以论文数量强行考核教授,却漠视老师话语权以及实际效果的考评制度,早已为教育界所诟病。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考评制度依然大行其道,如果不是傍上名校法学院的名分,更不知道这已经陷入公众审丑疲劳的论文考评制度,是否还会引来公众的关注。

其实早在几年以前,就曾经有人发问,一个老师的实力水平到底由谁说了算?显然不该唯论文数量是瞻。正如一位教授所指出的,真正的学术水平与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与是否发表在所谓“核心刊物”上毫无关系。考评制度对于教育风气有重要影响,理应谨慎对待,并且广泛征求教师意见才能施行,这也是对科研人员主体性的基本尊重,否则,定然会引起质疑。

对于通过考察论文数量进行考核,有人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别把大学办成养鸡场,以为给了饲料就得下蛋。”此话浅显,但理却不糙。论文不仅要重数量,还要重质量、重创新与价值转化,对于教授的水平更要综合评定,要求教授们像计件工一样写论文,论篇数不论质量,论杂志的地位,不论论文的价值,如此逼人创新怎么可能有真正创新?近几年,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不时发生,论文买卖高达数亿元的产业链,就很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

据报道,截至2008年,中国在专门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数量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4倍,目前年发表论文数仅次于美国,但是科研水平却远不及欧美。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2020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12项打分指标中,与科技相关的一些指标中国排名较低,如科技成熟度仅排名第79名,高等教育及培训指标位列第61名。

论文数量虽然不少,但科技成熟度、科研水平仍然较低的现实反差告诉我们,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一日不改,论文崇拜就永远有生存的土壤;要真正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还应改革完善建立更加合理的科研考评机制,通过科研机制改革和促进成果转化,真正推进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等的提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