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古籍总目》编纂拉开序幕

2010-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谌强 我有话说

读者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的缩微胶片阅读机上读古籍

2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文化部与天津市文化局、湖南省文化厅就编纂《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

《中华古籍总目・湖南卷》签署协议,令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关注的《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中华古籍总目》的编纂,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要的设计内容,也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理当产生的重大成果。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旨在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三年来,相继甄选了两批珍贵古籍名录,280家收藏单位的4478部涵盖了线装本、简、帛、敦煌遗书、碑帖拓本等各种载体的珍贵古籍入选名录,同时,还广泛深入开展了古籍修复、编目、鉴定等培训,评定了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等工作。

而该计划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以及普查平台设计及使用的培训,适时启动《中华古籍总目》的编纂工作。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面文物普查,而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前,全国范围内的古籍普查还从未开展过,三年来的全国古籍普查为《中华古籍总目》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研究馆员说,我国是世界上目录学起源最早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官修、私撰的目录专著,也是策府琳琅、难以计数。但与刚刚启动的《中华古籍总目》编纂相比,无论在卷帙规模,还是所涉及的文献、文种、类型,以及参与的地区、单位,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与之方轨并驾、同日而语。“这项《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工程,是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它的编纂成功,将在中国目录编纂史上竖起一座丰碑,昭示既往,光耀未来。”

据了解,《中华古籍总目》的编纂,采取分卷编辑、统一出版、全国不再进行统编、未来统一编制索引的方式进行。产生于1912年以前,并以稿本、抄本、印本、拓本等形式存世的古籍,如简帛典籍、敦煌遗书、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时期版印、抄写的古籍、古旧地图、碑帖拓片、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及西学传入后产生的新学书籍等,均在《中华古籍总目》的收录范围。

《中华古籍总目》的分卷,将是依省区、机构、类型、文种等分卷进行编纂。而其中,最大量的分卷将是依地区分卷,以全国现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划为分卷单元进行编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自编纂自己辖区所藏古籍的分卷,形成《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

据悉,除了此次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文化部与天津市、湖南省签署两省市的分卷编纂协议外,安徽、浙江、江苏、辽宁等省的分省卷签约和编纂工作也立即启动。

除分省卷外,《中华古籍总目》的分卷还将依机构、类型、文种等不同类型分卷编纂。收藏古籍在100万册以上的单位,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都可独立成卷,编成《中华古籍总目・国家图书馆卷》等,以便卷帙大体平衡。

而一些文献类型特殊、不宜与一般古籍合编的文献,如简帛古籍、敦煌遗书、碑帖拓片、古旧地图等,不宜与普通汉文古籍合编,可分别编成不同的《中华古籍总目》类型卷如《中国古籍总目・简帛遗书卷》等。据悉,1912年以前在我国出版的新学书籍,将单独制定著录规则和分类方法,编制成《中华古籍总目・新学卷》。

作为中华古籍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因文种多,收藏分散,著录、分类、款目组织等,不仅与一般汉文古籍不同,各少数民族文种之间也存在差异,彼此难以混编。因此,所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现存足以单独成卷的古籍,都独立成卷如《中华古籍总目・藏文卷》等。

《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工作启动前,文化部在2008年全国古籍工作会议上,广泛征求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并提出按照统一的规则,以分省卷的形式推进古籍普查,一方面可以使全国古籍普查的成果分步实现,一方面率先形成成果的分省卷也可以给其他省份的编目工作提供借鉴。

其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各省中心的专业人员,对《中华古籍总目》的编纂体例、收录范围等多次进行讨论,形成了《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作为分省卷编纂中共同遵循的规则,经文化部批准后发至各省古籍保护中心执行。

而格外引人瞩目的是,作为《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坚实基础的全国古籍普查,是建国以来第一次针对现存古籍的普查,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了跨系统、跨行业的古籍全面调查,摸清家底,并进行了古籍普查平台设计及使用培训。同时,《中华古籍总目》的编纂,也是第一次全部目验原书的古籍目录,摒弃了以往一些从目录到目录的编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珍贵古籍只能放到特制的书架上阅读摄影/谌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