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上的钱学森曾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钱老在思考,全国人民也在思考。作为人才培养起步的研究生教育出现质
就门槛而言。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总分、小分有不同的门坎。其中外语小分最为大多数导师和考生诟病,往往戏称“考研就是考英语”。2000年受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陈丹青,任教五年未能招到一名学生,其原因也是“小分”卡住了那些绘画条件够,专业素质好的考生。每当考研季节,各种外语考研辅导班办得如火如荼,参与的人数众多,收费高,相关利益集团收获颇丰,但所考出的学生外语却真还没什么实际水平。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是多数研究导师、考生的共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一命题也还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有关部门对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了有限的改革。例如,文理同卷部分不同题、全国划分为ABC三类地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因为统一,全国只有一张试卷,一个标准。即使分为ABC区,这种区域的划分本身也缺乏依据。
在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研究生外语统一考试存在问题。
首先,与打好母语基础的要求不协调。任何国家,母语教学、母语的运用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走出国门也不一定要以牺牲母语作为代价。我们的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把外语提到一个过高的地步。
其次,是与人才个性化培养不协调。研究生入门时用一个标杆要求所有专业学生,对于某些理科、工科专业来讲,反而降低了要求;而对于诸如考古、中国历史、文献、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专业,除少量进行中外比较和纯理论的学科外,要求又过高。
其三,违背外语学习的规律。面对考试而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来“饿补”英文,入校之后赶紧考过研究生资格英语,其后就把英文扔在一边。这已经是研究生考试和研究生教育中的一大弊端,违背了根本的语言学习的习惯和规律。效果堪忧。
其四,客观上降低了研究入学考试的专业要求。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为了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小分门坎,专业课命题老师不得不一再降低难度,试比较近年来专业试题与十多年前的专业试题,相距甚远。专业门坎降低后,一些外语专业的学生大量考入他们并不熟悉的专业;而这些专业的考生又将自己的大量精力放到外语考试上。外语和非外语专业的考生四年所学之长,都被外语考试之短所困扰。
研究生入学统一外语考试,已经完全打破了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一门语言的初衷,而把它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如果把人才限定于外语过关才叫人才,这无异于将会扼杀多数人才。因此,“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必须而且也应该改革,决不能将其变为另一场“高考”。
国外,导师对于招生培养有充分的自主权,导师也会按专业不同而设定不同的语言标准。这一点,在当前的入学考试中,因为种种原因还难以办到。其实这也只是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例如,现在各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自主招生,还没有发现这种体制有什么大的不公平之处,也还没有发现高校因此出现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这样的经验值得总结。为了实现考研中的公平竞争,可以借鉴这种小高考的思路,将全国划一的外语应试模式改变为按专业要求设定相应的外语门坎。在考研人数的激增、竞争加巨的情况下,除按照总分高低录取这一应试原则外,还应当为具有科研潜质的考生开辟新路。
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改革的措施,我们建议如下。
上策,取消统一的外语考试。可以出一份供全国选用的试卷,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的不同,由学校各专业导师决定是否采用;亦可由各校自行命题。不划定统一的分数线,由导师指导小组或学术委员会决定外语考试的最低线;或把外语考试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入门参考成绩,不计入总分,供导师在面试和录取时参考。复试阶段,再根据需要测试外语。当然,制度设计应该考虑相关的人为因素,即从制度上用集体决定的方式而并非导师个人决定。
中策,保留现行统一命题外语考试,但可考虑降低外语试题难度,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做进一步的改革。分类命题,按专业相对集中;进行命题梯度设计;按学校、学科集中进行外语考试。有些专业,可以根据需要,用其他工具学科代替外语。例如,像历史学、古代文献、中医等专业可考虑用古代汉语代替外语;而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地的民族考生,则可以用汉语考试代替外语。
下策,统一命题不变,不设外语的统一最低分数线。最低的外语线由各校专业导师和管理部门根据当年考生人数和下达的招生指标自行划定。这样,一些外语虽然不好,专业亦不突出的学生,可由导师根据能否坚持学习来决定其最低线。对于要求调剂的考生,可同时将专业课试卷提交相关学校审看。
有人会认为,放宽外语要求,会让导师权力扩张,出现招生权力寻租的情况。其实,近些年来,不相信教授,相信杂志社的编辑;不相信导师,相信外语命题专家,这已经使导师在招生和培养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既然如此,选拔的人是你“要”我培养,而不是我要培养。培养研究生完全成为一种“工作需要”,而不是一种值得全身心投入的事业。如此因噎废食,决不能实现总理期望和钱老遗愿,培养出“杰出人才”。
(作者单位: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