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家宝和广西各族群众共迎新春

2010-0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李斌 我有话说

新华社南宁2月14日电(记者李斌)2月12日至14日,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百色等地,看望慰问各族群众,共迎虎年春节。

河池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偏僻,交通不便。2月1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温家宝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

东兰县三石镇巴造村,向村民致以节日的问候。

村子里张灯结彩,一派节日喜庆气氛。有的村民刚刚杀了猪准备过年,有的村民正在舂糍粑。温家宝接过一根竹棍,兴致勃勃地和壮族村民韦艳珍一起舂起来。屋子里不时传出人们的笑声。临别时,两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壮族妇女唱起了动听的山歌。

晚上近8时,温家宝步行前往东兰县城中学教职工宿舍,看望教职员工。在教师谭安益家,温家宝关切地问起绩效工资的实施情况。谭安益告诉总理,去年实行绩效工资后,自己每月增加了四五百块钱。听到这里,温家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热腾腾的姜汤汤圆端了上来,温家宝饶有兴致地和谭家人一起品尝。

这时,谭安益的女儿谭莹莹为总理敲起了铜鼓,清脆悦耳的《新年好》旋律在屋子里回荡。一直凝神静听的温家宝,也拿起鼓槌敲击,大家热情地鼓起掌来。

东兰县东兰镇田洞村好言屯,是一个有28户人家的自然村。农历除夕上午,温家宝来到这里看望群众。村子里用水泥砌成的圆形水柜引起了总理的注意,他专门绕到水柜上头察看储水情况。当地干部告诉总理,这个水柜一次储水20吨,能供28户村民用一个星期。总理来到95岁的壮族老人孙继凡家,给老人拜年,并送上慰问金,祝他更加健康长寿。在村民黄清家,温家宝和村民们围着炭火坐下,亲切交谈。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旱区群众的生活,政府每天供给每人20公斤水,这样把年过好,过年后再想办法筹备春耕。听说老教师孙继安从教数十年,总理说,尊师重教、兴修水利是两件大事,把这两件事办好了,这个村子就有希望。午饭时分,温家宝和黄弼丹一家人共进午餐。掌声、笑声,不时从这个普通农家里传出。村口,红色的桃花悄然开放,带来了春的讯息。

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北部的东山乡地处大石山区,境内层峦叠嶂,山多地少,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地”之称。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乡,90%以上的群众是瑶族和壮族。13日下午,温家宝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卡桥村巴根瑶寨,看望瑶族群众。寨门前,村民们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欢迎总理,还给总理戴上象征吉祥如意的香包。温家宝走进具有鲜明瑶族风格的圆形铜鼓楼,和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庆新春。“惠民政策到瑶乡,小康生活甜比糖,小孩读书免学费,农民种田免公粮”……瑶族群众动情地唱起一首首自编的歌谣,表达着大家由衷的心声。

应瑶寨长者的邀请,温家宝起身来到一面铜鼓前,用鼓槌连敲三下,鼓声悠扬,在山寨里回荡,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瑶族风情浓郁的村寨,热情洋溢的村民,让总理十分感动。他提笔写下“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对联,横批是“日新月异”,表达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美好愿望。温家宝还登上村民蓝有田家的竹楼,看到灶上挂着熏肉、缸里满是腌肉,高兴地说,你们有肉吃,我就放心了。离开时,温家宝和恋恋不舍的瑶族群众亲切合影。

傍晚时分,温家宝又来到巴马镇赐福村,看望库区移民,了解生产生活情况,询问有什么困难,希望大家努力发展生产,过上更好的日子。

练乡村同贺屯是一个有22户人家的小村落。暮色逐渐降临,温家宝来到这里看望群众,祝福新年。总理的到来,使小村庄沸腾了,人们纷纷向总理致意。已近晚上7时,温家宝来到村民蓝庆明家,和一家人热热闹闹吃起了年夜饭。餐桌上,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屋外,欢庆的鞭炮声响起,此起彼伏,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2月14日是大年初一。一大早,温家宝又来到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那藏屯看望村民。绿树掩映,芒果树花飘香,村民们热情地舞起狮子,欢迎总理的到来。凌晨一场喜雨,使空气更加清新。温家宝向大家问候新年,然后沿着村里有些湿润的水泥路边走边看。看到一栋栋房屋整齐干净,环境优美,村容整洁,许多家门口都停放着摩托车和小汽车,听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7000元,温家宝十分高兴。正是西红柿丰收的季节,庄稼地里,鲜红欲滴的西红柿挂在枝头。温家宝走进地里,察看西红柿长势,询问亩产、销售等情况,听说一亩地一年能收入八千到一万元,总理祝福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们为总理献上壮锦,唱起山歌,总理鼓掌相和,并对大家说,你们心里高兴,我心里就高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