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辞:北疆女诗人张好好倾情抒写故乡的《张好好的诗》,让人感叹,正像诗评家所言,作为女人的张好好,把童年和少女时光交付给那个除了她自己,很少有人晓得的那个叫布尔津的地方,她就成了这片开满鲜花原野上的公主,无论后来她与什
推荐者:《芳草》主编刘醒龙
孙郁:《燕京杂记》(专栏)载《收获》2010年第1期
推荐辞:2010年,孙郁先生在《收获》杂志辟专栏《燕京杂记》,从独特的角度,呈现一个古老城市被掩藏的内涵。把北京写得最好的有两类人,一是客居那里的士大夫,二是有过异乡经验的北京人。孙郁首先以“漂流者”这一精神主线,追索和呈现那些在北京的读书人漂流的精神,韦素园,高长虹,石评梅……他们到京城寻梦,却遍体伤痛,遭遇清冷和悲凉。而周作人的弟子沈启无,从亦步亦趋的模仿,到被逐出师门漂流南京,文字开始有了个性。最令人感慨的则是废名先生,民国是大动荡时期,文人遭难者为多,遂有了多样的人生。抗战时废名回到了故乡黄梅山林间教书,返京途中他去监狱探望老师周作人,并一直给与照顾,却在人近老年的时候被迫离开北京漂泊到东北,寂寞地辞世……可文字上给人惊喜的却是他这样的人。孙郁将学者的严谨,散文诗般的美和敏感,以发自内心的体悟,融合在一起。
推荐者:《收获》副主编钟红明
了一容:《奔跑的穆萨》(短篇小说)载《天津文学》2010年第2期
推荐辞:“寂寞的荒谷里,一条人影孤单单的。”这条孤单的人影正是了一容小说里《奔跑的穆萨》,穆萨是巴颜拉山西端一个金场子里的沙娃,他整天在老板的监督下挖沙、洗石、筛金,临了连工钱都拿不到。穆萨的奔跑,不仅仅为了逃离那个苦难的地方,问题是他淘到一块灿烂夺目的石头――一疙瘩金子。为了这疙瘩金子,穆萨开始奔上逃亡之路。逃亡变成另一种苦难:伴随欣喜和恐惧,他翻山涉水,忍受着寒冷、饥饿和孤独,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一疙瘩金子成了他的包袱。最后,穆萨选择了放弃,把它藏在一棵大树下,然后轻松地上路了。小说描写生动,扣人心炫,耐人寻味。
推荐者:《天津文学》副主编吕舒怀
唐韵:《洋姜地》(长篇小说)载《作家》2010年第3期
推荐辞:关于“身体”的文学表达,打破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的极度禁忌之后,开始试探性地深入“身体”的领地,终于在九十年代后开始喷薄,以至于出现了一个现象――身体写作。在市场的热烈和界内的激论之后,关于“身体”在文学中的进入方式及其内在的深刻意义,作家们有了更清醒地把握。唐韵的《洋姜地》便是这样一部小说,它摆脱了“身体写作”这一名词的贬义禁锢,剥开了“身体”表象,触摸到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神秘联系。小说以一个医学院女生的视角对“身体”进行了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探询。随着女主人公舒展与其导师等男人情爱关系的进行,小说渐次展现出了舒展周围的多层隐秘,一头连着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一头连着复杂的当下生活。舒展经历了纠结不清的众多情事,贯穿着性之思,却无性之实,在小说最后指向的是女性的自我救赎如何完成。
推荐者:《作家》主编宗仁发
陈纸:《鸟》(短篇小说)载《西湖》2010年第3期
推荐辞:陈纸是一个在别人思考止步的地方,再进一步发出追问的人。《鸟》这个小说篇幅不长、也没过多的叙事技巧,却有一种莫名的纵深感。我们看到故事中爱鸟的画家是如何由喜悦一步步走向厌弃乃至恐惧、逃避的,画家和鸟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问题,更多地走向了人心与人心的问题。物道即世道,世道即人心,在作者层层递进的追究中,让人不由开始思考“往何处去”这样的终极问题,而自省的寒意也随着这个寓言式的故事,抵达了我们的内心。
推荐者:《西湖》主编吴玄
毕亮:《铁风筝》(短篇小说)载《山花》2010年第2期
推荐辞:《铁风筝》在充满暗示性的叙述中,缓缓地铺开了一则关于赎罪的故事:狙击手马迟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将抢劫银行劫匪击毙,劫匪原本是动物园的骆驼饲养员,他铤而走险是为了给患绝症的儿子治病。马迟了解到这一切后和劫匪的妻子约会,希望帮帮她。铁风筝是马迟给女人的儿子做的飞机模型,孩子双盲失眠,没见过飞机,以为这是风筝。在现实中,铁风筝终究是铁的,它没法飞起来。马迟此前的生活就像铁风筝,过于沉重,或者是出于设法解脱的需要,他才去相亲,才千方百计去亲近乃至强迫自己爱上那对因他击毙她男人而受到伤害的母子。马迟强迫自己爱上这个女人,但前提是虚假的,他救赎的爱的前提并不存在。这就是生活时常对我们开的玩笑,但所有的人却无法笑起来。
推荐者:《山花》副主编冉正万
洪子诚:“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
推荐辞:“重返八十年代”是这些年思想文化界和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一些学者通过审视、清理20世纪80年代重要文学事件以及相关的文学史叙述,重读重要文本,试图重叙重释历史。作为“方法”在他们的工作中,至少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借助对“八十年代”的重返,来获得对当代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知,即:它不仅是当代“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联结点、转折点,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各种问题、文学观念和写作传统形成紧张对话、转换的时期,是把握、思考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经验的节点。二是学科建设的考虑。他们认为当代文学作为学科整体上呈现出某种随意性和批评化的倾向。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不能将问题设置在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学科知识本身缺乏积累,因此要通过“历史化”来确立当代文学的基本规范。三是借助对80年代的重叙,探索清理、返回“历史”的有效途径。但是,历史的重返、重释难以与对象、与重返者的处境、生活经验剥离,因此,有时候“重返者”适当地降低自己的位置,可能也是一种选择。“重返者”总是因为自觉拥有某种“优势”(时间的、智力的、新材料发现的)才有重返、重释的冲动发生,但同样受制于特定语境、条件的个体,对这种“优势”也许要谨慎,有所警惕。
推荐者:《文艺研究》主编方宁
陈河:《我是一只小小鸟》(中篇小说)载《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第3期
推荐辞:近两年,海外作家群逐渐显露出不可小觑的创作实力,近两年,袁劲梅、张翎、王瑞芸、陈河、陈谦等作家都有佳作问世。《我是一只小小鸟》是海外作家陈河的最新作品,小说着重揭示中国小留学生在国外的生存状态。这些孩子大多家境富裕,十几岁便出国,准备考国外的大学,但他们的生活却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如意。小说从开始便设置悬念,人物命运笼罩在悲剧性的迷雾中,最后,这些失去了父母庇佑的孩子们终于暴露在惨案中。作者善于控制叙述的节奏,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推进得惊险、恐怖。小说结尾力争站在新的高度审视中国小留学生以及新的移民文化,这也是当下社会应该被关注的群体和现象。
推荐者:《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部
李春雷:《组织部长》(报告文学)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年第3期
推荐辞:“官场腐败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也是国际社会诟病中国的最大话题。而组织部长作为管“官”的官,这一敏感而又神秘的位置,无疑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中的焦点。官场上尽管有那么多的丑恶,但毕竟还是有真正的好官。而他――王彦生,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前不久,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专门有一个讲话,题目就是:“做王彦生那样的组织部长”。
主人公王彦生并不是一个有着多少特殊贡献的人,他只是做了一个好干部应该做的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平凡和伟大感动了我们。而报告文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在对善的歌颂中展现了自己的力量。
推荐者:《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编辑部
丁帆:文学思潮中启蒙与反启蒙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1期
推荐辞:上世纪80年代文学似乎已经成为20世纪文学中与五四文学比肩的文学盛典,它的辉煌也已然成为人们至今怀念它的种种理由。但至今缺少的是对它深刻的反思,尤其是没有清晰地看出它在文学史进程中所贯穿着的隐在而深层的启蒙与反启蒙交锋过程。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回眸这一辉煌的文学史瞬间,我们似乎更能够看清楚那个时代文学思潮、现象、流派和作家作品的本质特征。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与文学思潮的关联,这两者之间是一对很难分离的连体婴儿,舍其背景就难以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尽管当下否定五四文化的言论甚嚣尘上,但是,五四文学把自身的基础建立在大写的“人”上的思潮,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历史进步,至于它和“文革”的关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反封建与封建,启蒙与反启蒙!
推荐者:《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
汤一介:中国文论的某些“命题”载《文艺争鸣》(艺术版)2010年1月号
推荐辞:中西文化的表述形式常有不同,而这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往往包含在“命题”表述之中。中国哲学对“真”、“善”、“美”虽可有多种“命题”的表述形式,但也许“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是一种中国式的特殊表述――由此,作者提出了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某些“命题”所表现的中国文化艺术理论的某些意境,从《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提出的三个命题:绘画:寻求“画外之景”;音乐:寻求“弦外之音”;文学:寻求“言外之意”。这三个命题作为表述中国文学艺术的某种特殊理论形式,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理论从陆机《文赋》的“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到刘勰的“文外曲致”影响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甚巨,唐朝的司空图、宋朝的严羽,一直到近代的王国维无不受此种理论之影响。
推荐者:《文艺争鸣》主编助理:朱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