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音乐之都”美名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吸引着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目光。而在中国人眼里,当地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金色大厅,因每年新年音乐会的世界性影响,更是有着迷人的金色光环。但曾几何时,这金色的光环,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演出商业运作更加成熟,而成为越来越多中国音乐团体“镀金”的首选目
去金色大厅为何会“走调”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团体,其中不少是地方乐团、业余乐团甚至中小学的学生乐团,通过各种机会出现在金色大厅的舞台上。当国内媒体播放和刊出这些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的消息、乐团也因此博得名声时,许多观众和读者并不了解,在这些看似热闹的场景后面,演出已经“走调”,甚至已开始在海外产生对中国音乐的负面影响。
“这么多的中国音乐团体扎堆儿去金色大厅演出,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早就不该如此了。”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在谈及这一现象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看法。问及为何会有这么多中国音乐团体乐此不疲,叶小纲说,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国民对金色大厅的认识,由于一些不实的引导,许多人都误认为在金色大厅的演出就是高水平的演出。“这便给某些乐团通过这个方式博取名声提供了一个离谱的‘途径’,其实,金色大厅谁出钱谁就能演,并不标志着演出团体的艺术水平。”叶小纲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青对此也有同感。田青说:“除了极少数真正有高水平、负有文化传播使命的乐团外,许多中国的音乐团体,无论水平如何都热衷于去金色大厅演出,大概都是出于对金色大厅神化、以及利用这种神化作秀这样的原因。”
十多年前,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交往的扩大,中央民族乐团赴金色大厅演出并引起轰动。今年春节前,中央民族乐团赴欧洲参加欧罗巴利亚艺术节演出后,顺道重访金色大厅,再次受到了奥地利音乐爱好者的欢迎。田青认为,中国民族音乐在金色大厅引起的热烈反响,让更多的外国民众认识到中国和中国音乐,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这些轰动带来的影响,让许多不了解金色大厅的国人认为,到金色大厅演出就是代表着走向了世界,在金色大厅的演出就是世界最高水平,金色大厅由此被神化了。”
为“镀金”而演必然“离谱”
叶小纲说:“更离谱的是,一些业余乐团、中小学的学生管乐团也到金色大厅演出,以此来博取声誉,以为当地媒体的一句什么话,就是难得的称赞,回到国内以此炫耀,其实都是自娱自乐、烧钱。如果深究一下,我以为也有某些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的责任,自身认识不够或认识上有误区,觉得自己分管的音乐团体到了金色大厅演出,就是成绩。其实,认真说起来,国家钱没少花,乐团的艺术水平却没有因此得到提高。”
分析一下了解金色大厅演出实情的奥地利华人提供的“内幕”,便不难找到演出艺术水平并未得以提高的原因。从当年中央民族乐团引起轰动的热烈反响,到今天过多依赖赠票来制造演出效应,已让维也纳当地民众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其实许多乐团并不在乎自己有什么样的艺术水平,本就是为“镀金”,只要票送出去有人来看,就可以借此在国内媒体上说自己的演出“在金色大厅获得巨大成功”,便达到了目的。
这种去金色大厅“镀金”和博名、然后回来自吹的风气发展到今天,竟愈演愈烈,不仅是主办单位租了金色大厅场地带团去演出,甚至还有的带着观众半看演出半旅游式的一起去,然后花了钱让人家给拍录像,回到国内在电视台播,在媒体上大肆宣扬,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做秀,让人以为在金色大厅演出就代表着这个团的水平很高了。田青说:“这种为‘镀金’而去的演出,不离谱、不走调、不变味才怪。”
将中国音乐走出去的音调准
音乐评论家、《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金兆钧回忆当年中国民族音乐在金色大厅引起的轰动时说:“中央民族乐团第一次去金色大厅演出时,我还参与了策划,选了一批很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曲目。那时,外界对我们的民族音乐了解还不多,中央民族乐团以及这些曲目在金色大厅的亮相,引起了很大轰动。随后几年,一些民族音乐大师也相继去金色大厅演出,热烈反响之外的一个‘弦外之音’,就是许多人认为这代表着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了。”
虽然大家渴望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热情令人高兴,但因对金色大厅神化带来的误解,也是后来许多乐团趋之若鹜、甚至非金色大厅不演的肇因。金兆钧说:“今天,我们不仅仅要考虑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个大目标,也要认真思考什么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正内涵;我们既要坚定走出去,也要想想如何走出去。对音乐来说,我觉得不是在金色大厅演出几场音乐会就代表着民族音乐真正走了出去,或者说,这只是走出去过程中的某一个时刻;与此相比,如果我们的民族音乐的唱片被人家放到商店里、唱片架上、书房里,会比金色大厅里那些接踵而至的曲目差不多、水平并不高的中国音乐演出会更有影响力,也更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正意义。”
叶小纲强调,对于这股去金色大厅“镀金”的风气,有关部门应通过管理手段加以宏观调控,“不要说业余团体,即使是专业的音乐团体,或民乐团,人家不请,也不是一定要去金色大厅演出,因为自己去了,难免少不了赠票,如果没有高水平却扎堆去金色大厅演出,反而损坏了中国音乐的声誉。”金兆钧说:“这种靠在金色大厅演出来说事儿,说轻点儿,是自欺欺人;说重点儿,这样做让外国观众产生的误解,恐怕不仅仅是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伤害,也会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对此,田青的话一针见血:“这种不踏踏实实搞艺术、而热衷于去金色大厅演出的风气,是浮夸和崇洋媚外的表现,对我们的文化艺术和国民心态都不好,此风当刹,如果越吹越烈,或多或少对我们的文化心态会产生不自信和‘挟洋人以自重’负面影响,这值得我们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