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一项关于人情消费的调查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情消费的关注。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互送礼品、联系感情、略表心意本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事。然而调查显示,事实上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不少家庭为“人情”所累。笔者不禁要呼吁,莫要让这种人情消费成为负
人情消费作为人际交往的投资,具有加深感情和促进交往的功效。随着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出于维系各种感情和礼尚往来的需要,人情消费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当下诸如婚丧嫁娶、添丁增岁、评先选优、升学拜师、招工参军、看病求医、乔迁新居等各种由头引起的五花八门的人情消费难以胜数;更有甚者,假借同学、老乡聚会为由,大操大办,从中牟利。在这种透着利益的氛围下,人情消费之风越刮越猛烈,花样百出,演变成一种赤裸裸的敛财方式。人情消费已没了“人情味”,本来是维系人感情的消费却成了“畸形”的人情债。
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情消费也节节攀升,方式也从传统赠送实物转为赠送现金。在盲目攀比、穷摆阔气的错误消费观影响下,礼金数额越来越大。低收入群体“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用攒下来的钱来应付突如其来的人情消费”。而那些事业和人际关系处于巅峰时期的中年人,更是不堪重负,硬着头皮吃“高价饭”。这种名目繁多、礼金沉重的人情消费让很多人不堪重负、叫苦连天。人们戏称请帖为“高价饭票”、“红色罚款单”。愈演愈烈的人情消费之风,不仅成为许多人的负担,也容易影响工作、败坏风气,甚至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专家指出,过度的人情消费其实是人们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敛财心理的集中体现;其实就是“面子”在作怪,制止人情消费的歪风势在必行。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不可将礼金多少作为衡量情感深厚的标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在人情消费中,要选择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且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的社会人情消费关系。逢年过节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或送个贺卡,道声祝福;遇有喜事送束鲜花;同行朋友搞些小聚会,交流感情;亲戚邻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等等方式,都能加深感情、增进友谊。这样既不落俗套,又经济实惠。情更真、意更切。
年轻人之间互送礼物应该看重对方喜欢什么、能否给他人带来惊喜、是否用心挑选等因素,这才能体现出礼物原本应有的“人情味”。党政领导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廉洁自律,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让我们多些雪中送炭,理性对待人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