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众健康水平,是很多地方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工作之一,北京市科委2月22日公布的北京市政府转发的《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是对此进行探索的结果,也是新的探索的开始。
《方案》列举了严重影响市民健康的十大危险疾病
据了解,北京市科委对一些病种的有关探索早已起步,多年来的实践,为如今《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也带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政府组织,系统治理让二级医院发挥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占北京疾病死亡人数的27.53%。北京天坛医院科研处副处长王伊龙介绍,在脑卒中发病率上,我国约达10万分之180,超过欧美,属于高发地区;在脑卒中死亡率上,我国也远高于欧美,属于高发地区。北京市脑血管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以年18%的高速递增。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副处长曹巍介绍,针对这一重大挑战,北京市科委2005年组织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强强联合,启动了《北京地区脑血管病早期防治及康复的多学科系统研究》。
该项目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的系统研究,形成了有关指南和两项规范。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赵继宗介绍,上述成果在参与该项目研究的20余家医院得到了推广应用,针对脑出血外科治疗缺乏规范的问题,该项目比较了几种治疗技术的利弊,对脑出血治疗提出了规范性的指导意见,提高了项目组中二级(县)医院对脑出血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脑出血,技术上没有那么复杂,时间更重要。”赵继宗说,“CT、核磁共振等,目前北京的每个县医院都有。通过市科委的这个项目,也在一定范围的县医院普及了相关技术。随着项目的进展,患者家属可以不再迷信大医院,否则转来转去,反而把治疗时机耽误了。”
该项目的又一发现是,需要对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普及高血压和脑出血知识。赵继宗解释说,高血压是脑出血主要诱因之一,而项目对2005年到2008年的1320例患者分析显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该项目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了依据。
曹巍介绍,该项目同时初步建立起适合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卒中防治登记网络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体系”,为医疗防治信息的完整收集、实时监测、规范评价及全面共享搭建了平台;为政府部门更理性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监控及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法规、减少财政支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方案》的实施,今后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将持续推进、完善、推广。
不仅脑血管病项目,本着科技惠民的原则,《方案》选出的十大危险疾病的防治也都体现了政府组织、系统治理的原则。曹巍介绍,该方案由科技、财政、发改、卫生、中医药管理、药监、人保、宣传等相关部门协作指导,由医学专家领衔、专科医院负责、政府资金保障。实施后,政府每年将至少投入两亿元用于支持首都十大疾病防控水平提升,其中科技投入每年不少于一亿元。实施中,采取中西医并重,从健康教育、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实施。
政府推动,防患未然慢性病防治从儿童抓起
高血压、2型糖尿病这些过去只有成年人才会患上的慢性病,如今也开始威胁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被称为“儿童成人病”。
曹巍介绍,北京市科委早在2003年就组织在京多家专业机构和多学科专家,在全国率先围绕“儿童成人病”开展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慢性病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儿童慢性病早期预防适宜技术的研究;健康行为促进方法研究。
这份对北京全市7个区县的万名0―18岁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症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是迄今我国最权威的一份18岁以下人群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过去20年间,北京市儿童肥胖率增长了5―7倍,北京6―18岁学龄儿童中2型糖尿病已达6.5/万,增长了11―33倍,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在儿童中呈现日趋流行态势。这一状况势必对今后10至20年北京劳动人口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着眼于治未病,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比如,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治指南,首次建立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标准。建立了有关临床诊断标准,提出了成人慢性病早期综合干预模式,以及适于学校及社区卫生人员使用的儿童成人期慢性病防治工作手册等,为今后北京儿童成人病早发现、早诊治奠定了基础。
又如,形成《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南》初稿,旨在指导儿童青少年从小树立全面健康理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技能,将成为北京市政府《健康北京人――全面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指南》的部分内容已先后在北京市5个区15所中小学普及推广,累计培训600余名教师、3000余名家长和6000余名中小学生,已经初见成效。
目前,“儿童成人病”研究成果已经被北京市卫生局和教委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所采纳,并自2006年起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广使用,科技为实现重大慢性病防治“从儿童抓起”提供了技术支撑。北京市科委计划对儿童成人病进行长期追踪。
类似的还有,《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和逆转研究》项目在全市38家医院(含一、二、三级医院)运用生活方式和药物对筛查出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干预。项目组为每家医院订制了用于患者教育的食品模型、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计步器、食品秤、体重秤;为患者录制了教育光盘、印发了宣传资料等;为营养师制定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饮食运动方案研发了管理软件,力促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管理规范化、简单化、普及化。该项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干预后能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增加20%。
政府搭台,产研牵手助推医疗产业自主创新
“幸亏有北京市科委牵头,否则,再过五年、十年,我国骨科材料创新很可能仍会停滞于80%的市场被进口材料占据的局面。”人民医院创伤科主任、北大医学部副主任姜保国说,“不要小看骨科材料问题,仅在我国三甲医院,每年收治骨折患者就有2000万例。”
说起骨科材料创新,姜保国有一肚子的话。他说:“在北京可以享受国际水平的治疗,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在我国骨科材料内固定市场,80%是进口材料。都说看病贵,骨科材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笔支出,2009年除日本之外的亚洲骨科材料市场高达300亿元人民币。”
用进口骨科材料,不仅商业利益外流,成本高,而且,由于原创设计始于外国人,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人身体需要。“比如,中国人的股骨颈要比欧美人细得多,在做手术时,用进口骨钉等材料,必须特别小心,一不留神就会穿透。”姜保国说。但是,要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材料产业链很难,骨科医生想把专利转化成产品的难度很大――骨科专利多是小发明,比如骨钉之类,这种零散专利没有企业愿意接手。
为扭转这种局面,探索股权激励机制在临床的实施,由北京市科委主导,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形成首批专家团队,联合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搭建起了“北京骨科内植物技术研发平台”。
“北京市科委即将搭建的平台,骨科专家和企业可以进行很好的磨合,资金由企业投入,专家的职务发明可以集中打包提供给企业,股权激励机制让科技真正值钱。”姜保国说,“这将是一个自主创新的直通平台,可以边研究边转化。这让我们看到了振兴医疗产业的希望。我们预计,3年后将形成新型创伤骨科内植物系列产品,将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医疗产业产值占到美国GDP的20%―21%。国际上预测,当前是汽车竞争时代,未来一二十年将进入医疗产业竞争时代,谁走在前面谁受益。”姜保国说,“中国人口在亚洲占了相当比重,亚洲人群在解剖学特点上具有很大的共性,我们在研究开发骨科材料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亚洲市场的需要。”
可以想见,随着平台的发展,随着《方案》的实施,中国骨科材料不仅将实现国产化,还可望走出去。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链接
《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
《方案》的阶段目标是:到2012年,市民对十大危险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初步建立“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100项临床急需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起十大危险疾病三五二科技支撑体系,即每一病种各有10家医疗机构参加,分别由三家三级医院、五家二级医院、两个社区服务中心组成,努力降低医疗成本,提升诊疗水平。
《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用3至10年时间,建立起十大危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使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遏制首都上述重大疾病发病快速上升的趋势。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带动首都医药科技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