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问政”与访贫问苦

2010-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汤民 我有话说

虎年春节前后,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纷纷通过网络发表新春贺词,向网友拜年,对网友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领导语言之鲜活、态度之诚恳令网友感动。感慨之余,笔者以为,作为领导干部,在用好“网络问政”的同时,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可以更全面、更准确、更有力地掌握社情民意,为科学发展凝聚最广泛的力量。

有人称互联网时代是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意见的“麦克风时代”。然而,分析“网络民意”,人们不难发现,能够通过网络传递心声、表达意见、提出建议的网民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并乐于发表见解,只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并且,“网络民意”毕竟是间接信息,且来自虚拟空间,展现的是个人的心迹,难免有不真实、不直接的现象。虽然“网络问政”有快捷、丰富、开放等特点,但“网络民意”不可能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要获得真实、准确的决策信息,就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尤其是要深入到贫困和落后地区,深入到迫切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群体之中,认真倾听,虚心学习,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中找准目标,在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力量。所以,领导干部切不可依赖、满足于“网络民意”,更不可沉湎于“网络问政”。正可谓“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深入访贫问苦,体现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和人格魅力。自古至今,“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国情怀,从来都是历代贤臣名士的共同追求,也是共产党人的人格基石。可以肯定,贫和苦的地方往往是矛盾和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如今,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有些问题虽然比较棘手,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但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沉下去了解群众的诉求,感受群众的冷暖,就能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群众也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沈浩同志之所以能赢得村民们的衷心爱戴,有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他时刻牵挂穷苦百姓。看到群众受冻,他脱下自己的衣服,遇上暴风骤雨,他第一个冲到危房户的家中。正是他结穷亲、交穷友的亲民之举,使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小岗人的心。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居委会主任杨慧芝,在谈起她调解纠纷及上访成功率达100%的奥秘时也说到:调解需要讲究艺术,但最重要的是你在群众心中的“分量”,而这“分量”就是靠平日里时刻把穷苦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都能出现在他们身边,用良心爱心苦心赢得群众的信任,这样即便是有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甚至还要受点委屈,可大家愿意相信你、接纳你、包容你。优秀基层干部用他们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访贫问苦见真功,走群众路线须臾不能忘记、不可动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