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前后,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纷纷通过网络发表新春贺词,向网友拜年,对网友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领导语言之鲜活、态度之诚恳令网友感动。感慨之余,笔者以为,作为领导干部,在用好“网络问政”的同时,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可以更全面、更准确、更有力地掌握社情民意,为科学发展凝聚最广泛的力量。
深入访贫问苦,体现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和人格魅力。自古至今,“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国情怀,从来都是历代贤臣名士的共同追求,也是共产党人的人格基石。可以肯定,贫和苦的地方往往是矛盾和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如今,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有些问题虽然比较棘手,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但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沉下去了解群众的诉求,感受群众的冷暖,就能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群众也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沈浩同志之所以能赢得村民们的衷心爱戴,有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他时刻牵挂穷苦百姓。看到群众受冻,他脱下自己的衣服,遇上暴风骤雨,他第一个冲到危房户的家中。正是他结穷亲、交穷友的亲民之举,使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小岗人的心。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居委会主任杨慧芝,在谈起她调解纠纷及上访成功率达100%的奥秘时也说到:调解需要讲究艺术,但最重要的是你在群众心中的“分量”,而这“分量”就是靠平日里时刻把穷苦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都能出现在他们身边,用良心爱心苦心赢得群众的信任,这样即便是有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甚至还要受点委屈,可大家愿意相信你、接纳你、包容你。优秀基层干部用他们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访贫问苦见真功,走群众路线须臾不能忘记、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