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是人。理解人的本真含义,重视人的意义追寻,引导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是新时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引导人去做成一个“人”
人与动物不同,他不是因为仅仅具有了人的遗传素质就可以成为“人”的,人并非天生的。人不是命定成为“人”的。自
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人的独特性是人的一种本真的存在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直接的基础、最真实的前提、最可靠的根据和最终极的追求。引导人去成为他自己,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人,而要为每个人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帮助其付诸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转换,从认知教育走向幸福教育,帮助每个人形成合理的幸福观,帮助每个人寻找获得幸福的可能方式,而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圣人和伟人”。原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及其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正视个人的这种独特性,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实现个人的自由、充分和独特的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制、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
激励人追寻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指向的是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以及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不断地超越现存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种精神动力因素。在生活世界之中,任何人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也都是一种有欠缺的存在。一方面,人之所以最高,就在于人是以主体性的方式存在着,他能够超出他所属的那个物种给予他的限制,而表现出与动物根本不同的创造性特征。另一方面,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不仅能够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超越一定的有限的存在而获得短暂的满足,而且能够在获得短暂的满足之后,仍然继续其超越有限的壮举,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寻找终极的理由,为自己的生活设计更完美的理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人类这种不满足于当下而努力去追求无限可能性的生活方式称为“本真生存”,而把那种满足于当下,不去追求更加广阔、更加丰富、更大可能的生活方式称为“非本真生存”。建构完美的幸福生活,就是通过自己的创造和超越,不断地从“非本真生存”走向“本真生存”、从“是其所是”的实然状态走向“是其所应是”的应然状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超越精神,只有个体具有创造超越性,才能开拓幸福生活;只有具有创造超越性的生活,才是“富有人性的生活”。
激励人追求全面和谐
生活的全面性来自于人的完整性和经验的整体性。在生活世界中,人是一个完整性的存在,是一个由自然与社会、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等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健全的。同时,人的经验具有整体性,包括认知的、情感的、道德的、审美的等多方面的经验。人的生活是经验的生活,经验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是生活的表达,经验的整体性表现了人的生活的全面性。具体说来,生活的全面性主要表现在:在内容上,全面生活涉及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世界)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观世界)。换句话说,全面生活是一种融人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为一体的生活形式,它包括求真、求善和求美等内容;在活动方式上,全面生活是一种以人的认知与感悟、理解与体验、交往与实践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活形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关照人的各种生活形式,不仅关注人的身体的健康问题,而且要培养人的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同时也要让人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建构一种独特的、幸福的、富有人性的、全面和谐的生活。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