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抚顺2月26日电(记者毕玉才特约记者刘勇)在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47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又有10名“百姓雷锋”经过层层选拔,在辽宁抚顺百万市民中脱颖而出。他们当中既有千金一诺、义务巡护铁路30年,从铁道线上抢救出多名遇险儿童的古稀老人张玉兰;也有外地来抚务工农民,当了工程项目经理后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1960年10月,雷锋入伍来到抚顺8个月,《抚顺日报》便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来抚顺一年,选举他为市人民代表;1962年10月,雷锋牺牲后不久,抚顺就举办了“雷锋烈士事迹展览”,成立了学雷锋小组,是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城市。47年来,接受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抚顺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从未停止过学雷锋的脚步。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挑战,雷锋城如何留住雷锋,留住雷锋精神?抚顺市的做法是:让雷锋精神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雷锋精神贯穿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到普通的群众中去发现雷锋,用身边的偶像去引领城市文明。
从2007年到现在,抚顺市共举办了三届“百姓雷锋”评选,评选出“百姓雷锋”30多人。全市共涌现出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服务队6000多个,市级以上学雷锋标兵和个人400多名,学雷锋先进单位460多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民张敏,在广州开往沈阳的列车上突然发病,抚顺市越野跑俱乐部经理乔胜利挺身而出,中途下车背着张敏到长沙医院抢救,在医院照顾张敏两天两夜,直到张敏转危为安。听说乔胜利荣获2007年度“百姓雷锋”称号,张敏坐了7个小时火车,专程来到颁奖典礼现场,向乔胜利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在抚顺逗留的两天时间里,张敏禁不住感叹:“抚顺的活雷锋太多了。如果说当年雷锋是抚顺的一轮明月,那么现在的‘百姓雷锋’就是照亮这座城市的满天繁星。”
就在2009年的“百姓雷锋”刚刚评选出炉,电视台正在筹备颁奖典礼之际,又连续发生了两个感人故事,让这座城市为之动容。市民肖阳从媒体上得知阜新农民柴振林被诊断为淋巴性白血病,冒着凛冽寒风乘车200多公里赶到阜新,献了200毫升血后悄然返抚。半个月后的1月27日,在抚顺读书的大学生黄船钉,为救落水儿童,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用自己最后的力气托起了幼小的生命,而自己被水流冲走。
抚顺市委书记刘强告诉记者: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一致、价值取向一致、人本理念一致,精神追求一致。“百姓雷锋”的评选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一批又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现实榜样,从而为我们这座城市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从“一阵风”到“四季歌” 3月5日又要到了,许多敬老院门前又排起了长队,孤儿院的孩子们也特意留起了长发,等着成群结队的“雷锋”来献爱心。 “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是困扰许多城市的尴尬难题。如何让学雷锋活动由“一阵风”变成“四季歌”,由“单出头”变成“大合唱”?“雷锋城”抚顺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他们把学雷锋活动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贯穿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让“雷锋”每时每刻都在行动。 “百姓雷锋”评选让人们感觉到雷锋再也不仅仅是一个精神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就在市民的身边,让大家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诚如抚顺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国强所言,在这个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时代,传统教育中高大全式英雄形象越来越失去感召力和影响力,还原真实的雷锋,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和理论、制度及舆论的推动力。 “百姓雷锋”或许并不高大完美,但真实;并不轰轰烈烈,但踏实。它们是埋在地下的太阳石,是散落民间的珍珠,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光芒默默地点亮了城市的夜空,引领人们的精神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