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2010-03-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袁祥 王逸吟 毕玉才 我有话说

3月11日,下午3点,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这个神圣的殿堂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凝神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报告。

2009年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对于中国最高司法机关“两高”来说,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最高法院坚持能

动司法理念,加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司法应对,制定了一批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司法保障;这一年,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的需求;这一年,最高检察院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年,检察机关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案侦查贪贿大案18191件,查办8名省部级干部……

“我从报告中读出了一个理念,那就是司法为民。”辽宁大学法学院教授石英代表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公平正义不仅写在了两高的报告里,更写在了全国人民一张张幸福、满足的笑脸上”。

能动司法服务发展大局

一批批企业陷入困境,债务纠纷数量不断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大量矛盾纠纷涌向司法领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人民法院是被动消极等待,还是主动出击应对?

“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在多次调研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强调,要克服对法院工作“被动性”的片面理解,对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都要主动做好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代表印象深刻的是,“能动司法”成了2009年许多法官热烈讨论的词汇;而江苏省各级法院则积极行动起来,承担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司法责任和担当。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代表清楚地记得:2009年4月,最高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发布;6月,《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当前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一年,按照能动司法的要求,最高法院制定了14个司法文件,出台了适用合同法、保险法等11个司法解释,及时指导各级地方法院妥善审理相关案件。

各级地方法院也主动开展工作:在山东,“和谐司法”有效防止了企业经营“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在上海,“金融审判白皮书”日益受到金融机构的欢迎;在江苏,“破产重整”为濒临困境的企业重新找到“活路”。

2009年春天,雅新电子(苏州)有限公司CEO卢维普率先感受到了暖意。“有订单,有信心”。他说。

卢维普之所以信心十足,因为现在的“雅新”是重生后的“雅新”。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其控股母公司一度被台湾证券交易所停牌,殃及子公司濒临破产。经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的司法重整,“雅新”奇迹般复活了。

公丕祥代表说:“尽管破产重整比直接破产耗时费力、困难多多,但为了给企业一线生机,给职工一个生计,我们愿意付出多倍努力。”

“2009年,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及时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湖北省襄樊市新襄棉纺织有限公司职工卜仿英代表说。

民生司法维护公民尊严

2009年,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法庭副庭长陈燕萍代表成了新闻人物。她扎根基层十几年,审理的31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法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这套陈燕萍工作方法被誉为新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与陈燕萍代表一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山东的96699民生检察服务热线。这条热线自开通以来受理的群众诉求已达6万多件,答复率为100%,被形象地称为“连心线、平安线、和谐线”。

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国家森代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始终把这条热线作为听民声、解民难、化民怨,提高为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

好法官陈燕萍和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把人民时刻放在心里,而用王胜俊院长的话说,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当亲人”。

2009年,王胜俊院长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命题。他特别强调,人民法官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这一年,最高法院开通了民意沟通电子邮箱,精心梳理了网民意见后,又向社会公布答复情况;这一年,针对公众反应强烈的醉酒驾车犯罪和手机、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犯罪行为,最高法院分别制定了司法文件,统一了定罪量刑标准。

“最高法院及时颁布了醉酒驾车犯罪适用法律的意见,为各地法院提供了统一适用的标准。”一直关注“醉驾”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代表表示:“这是对民意最好的回应。”

曹建明检察长也指出:“要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司法实践中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一年,检察机关重点查办了发生在社保、就业、拆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犯罪行为,惩治了一批严重失职渎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年,全国检察系统普遍开展了检察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推行了下访寻访、预约接访等措施。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说,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核心价值,坚持司法为民,就能让公民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能维护人的尊严。

阳光司法推进法治透明

“我每天从最高法院门口路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进来。”2009年12月4日,家住北京市正义路社区32号楼的陈香英首次走进国家最高审判机关――这是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次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40位社区居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受邀前来参观。

司法公开贯穿了2009年的始终。

这一年,最高法院开始实行新闻发布例会制度,还发布了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规定和司法公开的规定,明确了及时发布消息、审判公开、立案公开等内容,拓展了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公平源于公开,正义源于透明。实践证明,用公开来促进、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如是说。

这一年,各级检察机关大力推行“阳光检务”,完善和落实不起诉、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等机制,探索设立检务公开大厅和服务窗口。

曹建明检察长指出,这些措施增强了检察工作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司法公开正在成为潮流。在辽宁,2009年全省法院共实现庭审直播40余次;今年,全省50%以上的普通法庭将被改造成数字化法庭,庭审网络直播将进入常态化。

“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振华代表认为,现在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很快,不仅要求司法结果公正,还期待司法过程公开透明。“对于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要作出回应。”

在河南,为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审判公开原则,法院系统全面推行了裁判文书上网。目前,全省三级法院已全部实现裁判文书上网,共有44710份裁判文书挂在网上。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代表指出,法院系统应强化“公开促公正、透明保廉明”的观念,依法公开立案、庭审、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大力推行“阳光司法”,推进司法民主。“这样才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现在的法院工作主动向老百姓开放,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是很好的事。”安徽省凤台县魏郢村村民鲁中祝代表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能让老百姓体会到,法院面对群众的不是冰冷的大门,而是透明的审判。”

3月11日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左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左三)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法庭副庭长陈燕萍(右一),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司法保障民生与网民在线交流。图为网络访谈的场景。

本报记者袁祥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