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持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的内在一致性

2010-03-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艳玲 我有话说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把唯物史观中本来就存在的一个根本原则凸显出来了。科学理解唯物史观,充分认识坚持唯物史观与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之“物”的根据在于人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存在及其

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之“物”的基本含义是:社会是客观的、运动着的、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像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社会这一“自然历史过程”毕竟与一般唯物主义所讲的物质运动过程不尽相同:一般唯物主义所讲的“物”即不依赖任何主体的客观实在,它包括社会的“物”,也包括自然的“物”;而唯物史观所讲的“物”是指社会的“物”,而社会的“物”离不开人,社会历史就是人的活动,但这一特点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物”的客观性。列宁说:“所谓客观的,并不是指有意识的生物的社会(即人的社会)能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生物的存在而存在和发展……而是指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1-332页)

社会的物即唯物史观中的“物”,最主要的是指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的主体则是人。当马克思从客体的角度来阐发他的唯物史观,并进而批判唯心主义历史观时,他强调“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5页),也就是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出发;当他从主体的角度来考察历史的时候,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事实上,从客体角度和从主体角度考察历史是一致的,把物质生产看成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把现实的人看成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开篇就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把唯物史观中的“物”与人对立起来的一个认识论上的根源是把生产力仅仅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把生产关系看作和人无关的纯粹客观的关系。其实,生产力不仅是一种“物”的力量,更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生产关系也不是纯粹客观的力量,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关系。

唯物史观所讲的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又不尽相同,它不是外在于人的神秘的客观力量,而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社会规律其实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剧作者”,作为“剧作者”,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愿望在历史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创造性活动;作为“剧中人”,人又不是想怎么创造就怎么创造,人的创造性活动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突出实践与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一致的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实现这场变革的关键是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通常认为,唯物史观是一般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历史中的推广或运用。事实并非如此。爱尔维修早就“把他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5页),但他得到的却是唯心史观。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犹如横跨在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活动翻板”,即使是一些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他们的视线由自然转向社会,开始探讨社会历史时,几乎都被这块活动翻板翻向了唯心主义的深渊。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对社会历史的重要意义,不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一再强调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针对青年黑格尔派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把自我意识视为万物的本源,把历史看作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史提出: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全面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实践哲学。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及其实践活动,就不会有现实的人类世界。正是因为实践活动,人在历史中“本”的地位才真正确立起来。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在这里,实践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实践哲学,也不仅仅是传统的认识论哲学,而且是关于人的历史活动的哲学。恩格斯在1893年回答・雅・施穆伊洛夫的有关提问时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在我看来,您在我的《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可以找到足够的东西――马克思的附录其实就是它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1页)这里,恩格斯提到的“附录”,就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篇提纲,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实践观,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马克思的实践观也就是他的主体观。马克思始终是把实践和主体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人类历史的。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表述得十分清楚:“马克思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三者是等同看待的。”(杨耕.《“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因此,突出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突出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的新表述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必然推论。唯物史观承认物质生产是社会的发源地和物质承担者,就必然承认物质生产的主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坚持群众史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的另一种表述。关于以人为本,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中的人即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指人在社会发展中居于支配或核心地位,是主要的或最终的目标价值。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涵义可以概括为:“发展为了人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发展依靠人民”――以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在这里,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完全吻合的。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仅是群众史观的另一种新表述,也是对群众史观在中国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中的人不仅包括本代人,而且包括后代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不能单纯提倡满足本代人的需求;弱势人群作为一个社会的最底层,作为“最少受惠者”,他们能否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可以说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能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标志,因而不解决弱势人群的生存、发展问题,就谈不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就谈不上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把后代人和弱势人群列入到以人为本之本中加以特别考虑,是对发展本质和核心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是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发展。

(本文是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及其中国化发展》成果,编号为HBO9BZX005;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