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同事、同学、朋友、亲人相聚,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交流生活信息,发散心中忧喜,并非坏事。但有的人把业务时间都用在了聊天上,常常一“侃”而不可收;有的由于平时不读书不看报,知识贫乏,聊起天来就言不及义,甚至低级庸俗,这无异是浪费时间、耗费生命。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因素有很多,关键之一在于业
当今时代,一个人要想不做时代的弃儿,就应该不断地更新和积累知识,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否则,只出不进,不积累,知识自然就会“透支”。据媒体报道: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7至10年就要翻一番,一个人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6至10年,在学校学的知识有一半会失效。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也曾推测,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一倍,目前已发展到了每3年便翻一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陈旧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国一位叫彼得・瓦格斯查尔的教育家,曾说过在“知识爆炸”时代,博士也可能成为“文盲”。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我们不重视知识的更新和积累,就必然会出现知识“透支”的现象,从而被时代所淘汰。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意见》的总体要求,更加自觉和勤奋地学习,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为党和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领导干部工作繁忙,用于读书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北宋欧阳修身居高位,政务在身,仍不忘学习,抓紧“三上”(马上、枕上、厕上)零星时间学习。我们只要真正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时刻保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心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聚沙成丘、集腋成裘,必会学有所获。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读书是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一次话。”读书既能除忧虑、驱寂寞,又能长知识、益身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