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绵延不绝。
然而,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千百年来糟泥淤沙年复一年地聚积堆集,干涸枯浅着河道,阻碍着巨轮跨江入海,也阻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
“治理长江口,打通拦门沙”,一个国人世纪欲圆的梦。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早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辟为商埠后,西方列强为
“治理长江口”,也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治国理想,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中提出了治理长江口入海航道的构想。
新中国的成立,让母亲河的治理工作真正提上了日程。
从1958年开始,上海河道工程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华东师大等单位便先后动员近千人,数十艘船,对江阴以下河段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及同步水文测验;1962-1966年,长江口工作列入了国家10年科技发展规划,成立了长江口治理研究委员会,负责制定长江口规划,并在交通部领导下,成立了“长江航道改善措施研究工作组”。1973年,鉴于长江口航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航运,周恩来总理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将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真正让治理工作步入实践落实阶段的,是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
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线经济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局面,长江口航道已远远不能适应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至1988年在国务院上海经济区长江口综合开发整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完成了“长江口综合开发整治规划要点报告”,明确提出长江口治理应以航运及航道整治为重点。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沿线经济呈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战略决策,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中央决定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这一跨世纪宏伟工程。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前后历时12年,总投资约150多亿元。
1998年1月27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化解百年难题的恢弘篇章也就此拉开帷幕:
2000年3月,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实现了8.5米目标水深并试通航。共建成总长达74.89公里的堤坝,其中南北导堤57.89公里,潜堤3.2公里,线堤1.6公里,堵堤0.73公里,丁坝10座,疏浚航道51.77公里,完成投资31.68亿元;
2002年4月二期工程开工,2005年3月10米水深北槽双向航道全面贯通,并通过国家验收。二期工程共建成堤坝66.37公里,其中南北导堤39.387公里,丁坝9座,疏浚航道74.471公里,完成投资59.6亿元,使航道水深由8.5米增深到10米;
今年3月,全长约92.2公里,底宽350-400米的三期航道实现了12.5米通航水深的全线贯通,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如今,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形成的南北槽分流口工程已雄踞于江亚南沙沙头,两条各约50公里的长堤、19座总长约35公里的丁坝群,已安然横卧在北槽两侧,在进行了3.2亿立方米基建性疏浚后,全长92.2公里,底宽350-400米,水深12.5米的“水上高速公路”已展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