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以农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华中农业大学始终坚持“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模式,为当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走向田野,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宗旨与目标。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是这所百年名校不懈的追求。在这片“沃土”上
与“农”为伴:交叉研究开创学科新局
在华中农业大学完善的人文社会学科体系中,与“农”结缘的学科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些甚至直接以“农”冠名。与“农”为伴,实现学科交叉,使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学科有了丰富学科内涵、挖掘学科深度、拓展学科领域的“先天优势”。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奠基人之一、留美归国学者沈达尊教授,就开创性地将生产函数引入到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领域,推动了农业经济学与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这种理论分析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术人才,也积淀了华农今天独特的学科底蕴。今天,近70位人文社会科学专家主动将他们的“触角”伸向了农业技术领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搭建了一个坚实的人文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的工厂在农村!”这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李崇光教授始终坚守的信条。在与著名棉花专家张献龙教授合作开展棉花技术经济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李崇光为调查中国棉花生产状况,带领研究团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研究成果引起农业部门和产棉大省的高度重视,有的甚至被纳入国家产业政策。后来,在他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分析》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还与蔬菜专家合作,开展蔬菜产业经济研究,建立了国家蔬菜基本信息档案,完成了1990以来国内蔬菜产量、产值、面积、人均消费量、进出口贸易量时间序列数据,成为“菜篮子工程”难得的参照“坐标”。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柑橘学会主席邓秀新教授等自然科学专家的支持下,经济学岗位科学家祁春节教授对我国柑橘产业经济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有效指导了湖北、江西等地的柑橘产业的布局与发展,两位专家被橘农亲切地称为“致富金钥匙”。
有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护航”,华中农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宽:杂交油菜、绿色超级稻、动物疫苗、优质柑桔、抗虫棉等标志性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带动了七个产业及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惠及数千万农民。
以“农”为基:服务“三农”展现学科价值
华中农大人文社科学者有这样一种信念:身处农业院校,就理当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他们主动承担农业研究课题,积极投身农业经济发展,为各级政府献计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
近年来,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前哨站”,与企业共建学科创新实验室5个,建立综合性的“两江”(长江、汉江)流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基地37个,建立农村固定观测点、涉农企业观测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观测点等2000多个。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观测平台和学科创新基地网络,专家们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建言献策有了科学依据。
2006年,为了给我国的油菜产业发展状况“把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经济学家傅廷栋教授的带领下,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循环农业发展、食用油供应安全、国家能源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攸关国计民生的方面,提出了“应加大油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不仅如此,还就加强油菜实用品种研究、示范与推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意见,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经农业部决策咨询后,直接促成国家出台了油菜良种补贴的重大惠农政策。
为推动湖北农业的持续发展,华中农业大学依托农业部重点研究机构“农业经济研究所”和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先后针对生物能源开发、品牌农业建设、食品安全管理、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向湖北省、武汉市提交了数十项咨询报告,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华农的人文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库、思想库和智囊团”。近年来,学校先后启动了“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的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和“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支撑企业发展行动计划,先后与18个合作村(场)实行了帮扶对接,300余名教授专家进驻128家企业开展长期的定点跟踪服务,累计培训乡镇和县级以上领导干部4000多人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6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民超过100万人次。
因“农”而兴:紧跟时代实现学科突破
华中农大的人文社会学科,是在不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学校坚持“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对接区域重大需求,精心服务富民产业,着力培养学科队伍”的思路,以服务富民产业为纽带,内强学科实力,外树惠民形象,有效地把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串在了一起,既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促进了学科建设,培养了学科队伍。
经过多年发展,现在这支学科队伍不仅有了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准,还具备了脚踏实地做研究的能力。这一切,都得益于“田间地头”的实践:学校师生把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促进了农业和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企业振兴;而深入农村、企业,又让师生们从田野中发现了问题,了解了产业和农民真实的科技需求,由此形成了学科建设与富民产业互促共进、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因“农”而兴的人文社会学科,杰出的专业人才不断涌现。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相继有4位专家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4位专家入选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经济学岗位;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均列全国同类学科第一位。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已形成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国际合作项目1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6项,近三年科研经费翻了3倍;出版各类专著37部,发表SSCI、SCI等论文848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7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提名奖2篇,湖北省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