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外界关于中国“强硬”、“傲慢”等论调渐起。去年,舆论认为中国“引领世界走出危机”,短时间内中国又被指自私、无礼。对这种比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还快的变化,在不解和气愤之余,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三点。
一是进一步看清了国际政治的现实。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留下一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
二是进一步看到我们所处的阶段和现实挑战。作为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发展成就毋庸置疑,但需要提高和改善的地方也很多。虽然一些“反调”也并非全然是“旁观者清”,但有些批评意见包括误解对中国认识和解决自身的问题是一面镜子。我国有两句古训:“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重视外界的善意提醒和批评,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好事。只是,对以“莫须有”、无中生有的态度强加给我们的各种恶意攻击,我们坚决反对,想以此改变我们前进方向的阴谋是徒劳的。
三是进一步看到我们提高了与外界打交道的能力。国际上一些人大唱中国“反调”并非偶然,根源在于他们不愿看或不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一枝独秀与一些国家深陷危机泥潭形成鲜明对照,有少数人心生醋意也不奇怪。中国越发展,就会越加触动现有国际利益格局,就越可能引发外界“唱反调”。对那些恶意的中伤和抹黑,中国有必要及时回击,以正视听。对的确存在的误解,我们做了许多有效的解释工作,消除误解,增进友谊。我们不见得非要外界赞同自己的立场,但希望外界尊重事实,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多对话而非对抗。正因为我们应对得体,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恼羞成怒,翻脸不认人。论调多变,恰恰说明他们心虚。
新中国刚刚度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而耳顺”,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练,中国能够坦然面对各种褒贬之声。回想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远比现在恶劣,但先辈们以成熟稳健、以柔克刚的“外交太极”,化解了外界种种指责,赢得了世界赞誉,为中国的复兴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一部新中国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伴随“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种种论调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发展壮大、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历史。这部历史延续至今,更加辉煌。
对抹黑也好,谩骂、夸奖、赞扬也好,中国都会冷静。一个成熟的大国既禁得起夸,更禁得起骂。禁得起夸,因为我们谦虚和清醒。禁得起骂,因为我们有气度和胸襟。也许,只有禁得起骂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会永远记住,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