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冯蕾)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西南旱情对全国大米价格影响较小,近期部分城市米价上升是前期稻谷收购价格上涨的正常反应。
近期,旱情仍呈发展态势,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3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
责人分析指出,西南旱情虽对当地小春作物生产和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对全国米价影响较小。一是从受旱面积来看,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比去年同期少50%以上。去年粮食生产在华北、东北等主产区发生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仍实现了连续第6年丰收。今年旱情对全国粮食产量影响有限。二是从受旱地区来看,西南地区虽然旱情严重,但西南地区不是粮食主产区,其中重灾区云南省的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仅占全国的2.7%、2.5%。据有关部门农情监测,今年粮食主产区土壤墒情是近10年来最好的一年。三是从旱情时间来看,这次旱情从去年入秋开始,直至目前,旱情主要是影响小麦、大麦等秋冬播农作物的生长,对稻谷等春夏播农作物影响不大。四是从旱情可能影响的稻谷品种来看,此次旱情对中晚籼稻和粳稻生产基本没有影响,对部分旱区早籼稻生产有一定影响。而我国稻谷库存较多,早籼稻库存尤为充裕。
近期全国大米零售价格有所上升,主要是受前期稻谷收购价格上涨推动。为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08年以来,国家连续三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主产区早籼稻、晚籼稻、粳稻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从2008年初的每50公斤83.7元、87.1元、89元涨至目前的97.6元、98.4元、120.4元。国家发改委预测,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下,后期国内粮食价格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温和上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