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攀枝花3月26日电(记者余长安)去冬以来,四川省攀枝花市遭受了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抗旱保增收,全市干部群众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抗旱工作。
2009年10月以来,攀枝花市气温持续偏高,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近90%
旱情发生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谋划、部署多项措施全力抗旱保增收。去年冬天,他们三次派出工作组,深入县(区)了解旱情,指导抗旱。今年春节刚过,又进一步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调查,掌握旱情动态,做好抗旱预案,充分准备好抗旱物资和设备,确保饮水,确保增收,并紧急下拨自然灾害资金20万元用于解决受灾群众口粮和饮水困难。
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攀枝花市还积极引导农民自觉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多发展烤烟、旱稻、鲜食玉米、坚果等低水高附加值作物,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做到受灾不减产,确保农民增收。
据气象部门预测,攀枝花市近期仍无降雨,气温将持续升高,旱情将不断加重。预计将有60万亩大春耕种面临严重缺水,到5月下旬将会有10多万人、20多万头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全市各级党和政府把抗旱保增收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决心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保护好现有水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水后地下水,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调水原则,科学配置,合理调度水资源,特别是要千方百计保障人畜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