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主持设计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和摔跤馆之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孙一民教授的工作重心立即转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设计和竞标上来。经过一番努力,他的工作室成功中标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和南沙体育馆,并组成了包括建筑、电器、景观等专业人员在内的两个“豪华”工作团队。
在孙一民看来,以
以被称为“云山珠水”的游泳跳水馆为例,该馆除了在亚运会时承担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及亚残会游泳比赛任务,赛后还将建设成为国际训练中心、国家南方训练基地。因此从设计之初孙一民和同事便考虑到了赛后运营的问题。
记者在“云山珠水”看到,整个场馆只有跳水台附近最高,在不影响室内观感的情况下,馆内其余地方的房顶高度是缓缓下降的。这样的设计简洁明了,不产生多余的空间,为保持馆内温度带来了便利,降低了体育馆的建设和维护费用。
游泳跳水馆的比赛池中设置了移动池岸,以满足赛后训练和进行短池比赛等多方面要求。游泳跳水馆的部分附属用房,直接设计成了覆土建筑,减少了因为阳光照射而需要降温的费用,为场馆运营者尽可能节省了开支。
南沙体育馆在亚运会中承担武术和手球比赛任务,其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双层环形张弦穹顶,主跨度达到了98米,为目前国内此类结构的最大跨度。屋顶设置了大面积的天窗及电动遮阳系统,可调节大厅内光线的强弱,在平时可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各种活动。内支柱可悬空支撑屋顶,节省了三分之一用钢量,同时解决了室内支柱影响观众视线的问题。
在细节的处理上,结合广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征,孙一民和同事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通过金属屋面的片片层叠处理及颜色深浅的变化,创造出一种蕴含了广东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态。这个造型设计流畅,功能齐全,加之位于南沙区蕉门河畔,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海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