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聚焦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2010-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丽君 我有话说

仲春时节,在中国经济播种希望、谋划未来,世界经济走出阴影、迈上复苏的关键时刻,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企业家、学者会聚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如何在“调整中谋增长”进行“华山论剑”。

“2010年将是最复杂的一年。”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是将延续还是将退出?今年会不会出现

通货膨胀?调结构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何平衡中国的出口与内需……这些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外专家及学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抽丝剥茧”,解析201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与政策。

刺激政策目前不宜轻言退出

中国刺激政策目前总体上不宜轻言退出。如果要退出,一定会平稳着陆。退出政策的抉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至少不会像中国八九月份的钱塘江江潮一样轰然而来、悄然而去。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

中国有句古话:“上山难,下山更难”,用在经济刺激政策上颇为恰当。为了应对危机,全球各国一致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由于受危机影响程度及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各国经济的复苏程度不一样,因此,各国刺激政策的退出时间会出现较大差异。

随着印度近日宣布加息,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退出潮流开始涌动。中国的刺激政策要不要退出,成为许多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为此,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一个字:‘稳’,要悠着点。”

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取向,最终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势头,王军用了一个“好”、四个“不”来概括。一个“好”就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总体上是好的。四个“不”:一是指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够巩固;二是当今世界经济方面的新问题还不断地出现;三是在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协调的形势下,一个国家很难简单地就自己的经济情况来改变自己的经济政策;四是世界仍然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

为什么退出政策的决策更难一些?王军说,这是由于退出政策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刺激政策的决定是一个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而退出政策的抉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至少不会像钱塘江潮那样轰然而来,悄然而去。

另外一方面,在退出政策的选择上,有很多技巧需要处理,比如说是先退出财政政策,还是先退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先退出哪些方面,后退出哪些方面;同时需要货币政策怎么样的协调和配合。

“我觉得刺激政策目前总体上不宜轻言退出,但是应该积极地共同研究退出战略问题。”王军说,中国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越来越强,退出一定会根据世界和中国的情况相机抉择,而且会平稳退出,实现软着陆。

通货膨胀近期发生可能性不大

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局面。导致通胀的因素和抑制通胀的因素同时存在。

观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通货膨胀特点发现,第一经济过热;第二农业特别是粮食出现问题;第三,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要保证以上三种情况不碰到一起,否则中国就躲不过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2010年,人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没有太多的疑问,通胀预期成为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1.5%,2月份CPI同比上升2.7%,已十分接近温家宝总理提出今年保持CPI上涨3%左右的目标。

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局面,姚景源从统计学的技术角度,强调了“翘尾因素”是导致中国2010年出现通胀风险的主要原因。他分析说,去年全年价格增长是-0.7,在低基点的状态下,翘尾因素会对价格造成影响。

姚景源同时提出,中国2010年导致通胀的因素和抑制通胀的因素同时存在。第一,农业稳定、粮食丰收。中国去年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价稳、百价稳”。农业粮食的丰收与稳定为中国2010年价格的基本稳定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第二,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抑制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发生。

“通货膨胀的威胁存在,但近期来看不是特别大。”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中国经济事实上又会进入新的繁荣期。如何管理繁荣是一大挑战。他认为,2月份提到的2.7%的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基于去年这个时期的通货紧缩,有统计上的问题。如果按照月度环比来看,2月份的通货膨胀没有比上一年12月份更高,几乎是零。

对于今年保持CPI上涨3%左右的目标能否实现,姚景源认为,这个指标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是难度比较大的指标,但是相信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

人民币汇率没有被低估

不能寄希望于靠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强压一国货币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今年1-2月份,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再度下降了50%。预计今年3月份,中国的贸易可能会出现逆差。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表态,人民币汇率没有被低估,寄希望于人民币大幅升值来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完全不符合基本事实。

当前在中美贸易中,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指责中国对美国贸易存在着巨大的顺差。“其实这不是真相。”陈德铭解释说,第一,美国的官方机构严重地高估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第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年年下降。中国对世界的贸易顺差2009年下降了34%,今年的1、2月份,又下降了50%。他预计今年3月份,中国的贸易可能会出现逆差。

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本币的升值对调节贸易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陈德铭说,2005年-2008年人民币已经升值20%多,中国的贸易不降反升。2009年人民币的汇率基本稳定,但是贸易的顺差却下降了30%多。

“中国在当前外需虚弱,内需强劲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不合理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说,当前我国进口增长速度已远远高于出口速度,如果调整人民币汇率,可能将带来中国国际收支的风险。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认为,美国强压人民币升值,并无助于解决中国的结构失衡问题,对世界经济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亚洲经济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会拉动亚洲其他货币随人民币一起升值,影响亚洲经济的复苏,还可能危及中国的稳定。

“强压人民币升值对于美国来说是损人不利己。”曹红辉说,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出口价格上涨,直接带动美国物价上涨,福利水平下降,对美国低收入者是不利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增多,因为中国的很多出口产品美国并不生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