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从心底最深处的声音

2010-04-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温庆生 我有话说

人的一生要面临多次选择,龚曲此里亦如是。

最初选择回高原,是1985年12月。那时,龚曲此里已在云南边防工作15年,按当时有关规定,他可以调到省城昆明工作。进省城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昆明的气候和繁华也深深吸引着龚曲此里和妻子。

就在龚曲此里憧憬昆明的美好生活时,迪庆军分区急着想调入一个藏族

干部。他果断作出选择:回高原!

又一个15年过去了。到2000年时,长期的高原生活让龚曲此里患上高原综合症,心脏受损严重。一次他病倒后,组织上根据有关规定,安排他到昆明工作。

对这一次进昆明的机会,妻子更为迫切:到昆明安家,既可以避免丈夫病情恶化,又可以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正读中学的孩子们得知,也高兴得不得了。

可是,龚曲此里几经思考后,还是选择留下:“我是藏族干部,在藏区更能发挥我的优势。”

2007年12月,龚曲此里在副师职岗位上任职满10年,按规定到了任职年限,他可以下高原休养了。这时他的身体更差了,已有过几次昏倒的经历。家人相信,这次下山是铁定的了。大家都开始收拾东西,忙着做进昆明的准备。

那时正是北京奥运会前夕,迪庆藏区的社会稳定事关重大。龚曲此里想到自己在藏区工作了20多年,对社会情况了如指掌,当前工作任务又特别重,决定留下来再工作一段时间。他主动向军分区党委写报告:“党把我培养成一名中高级领导干部,作为一名藏族军人,我想继续在迪庆藏区为党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这一选择,如同蜡烛选择燃烧。一年后,他耗尽最后的心血,直到被战友抬下迪庆高原。

在他的39年军旅生涯里,每一次选择,龚曲此里都服从他心底最深处的声音:“我是翻身农奴的后代,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龚曲此里的选择影响了他的后辈。他的儿子龚建平,从昆明陆军学院毕业后,记着阿爸“你要回到生你养你的故乡,这里的老百姓更需要你”的话,毅然申请回到迪庆高原,现任云南省迪庆军分区排长。养子洛桑顿珠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条件艰苦的西藏日喀则,当了一名人民警察。女儿龚雪琳和养女康秀英大学毕业后,也都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迪庆高原。受他资助的彝族女孩吉心梅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云南经济日报》当记者,当年底,得知家乡宝山完小土官分校因缺老师,100多个学生面临停课失学时,她马上辞职回家乡,到小学教书。后来,小学校分来新老师,她又报考公务员,申请到云南海拔最高最艰苦的德钦县工作。

“百姓心中有杆秤”,显然,龚曲此里家乡的人民对于他的选择早已称过斤两。去年的2月8日,仅有4万人口的香格里拉县城汽车停止行驶,商家停业,26个民族的两万多人为龚曲此里送行,人流蜿蜒几公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