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擦亮“海空天眼”

2010-04-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李斌富 王晶 张万辉 我有话说

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一支屡建奇功的海空侦察兵――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这个师有一个高级工程师群体,他们用毕生心血推动新型战机快速形成战斗力,开创海军航空兵历史上30多项“第一”,被誉为擦亮“海空天眼”的“机务先锋”。

敢于挑战世界性课题

20多年前,当全

军仅有的几架新型信息化战机一降落机场,这个师的高工就明白,一场新的征程开始了。

由于国外实行技术封锁,部队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不高,许多部件、教案和规程不是空白就是短缺,所有零部件出问题都只能返厂维修。经常东拼西凑,才能勉强保证一架飞机起飞。强烈的忧患意识,逼着高工们自己动手研制维修设备。那一年,他们自己动手研制地面测试设备7台,为部队节约经费200多万元。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个师的年轻战鹰奉命起飞,在敌军炮火威胁下,圆满完成南海诸岛礁的侦察拍照任务,受到总部和海军通电嘉奖。

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美军空中预警战机等信息化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掀起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浪潮。因警戒机的首次成功投入使用,我军作战群前出作战半径成倍提高,标志着我军海上作战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保证“天眼”一路清澈,这个师被称为某型雷达“保障之父”的高工刘跃光,从零开始创建某型雷达“维修测试系统”,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几十年来,航空兵机务部队一直沿用“以预防为中心”的维修模式,飞机经常定检、机件频繁校修,这种过度维修导致机件寿命缩短,飞机完好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以北海舰队航空兵装备部陈福华总工程师担纲的课题组,确定“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这个师的高工杨玉田、李兆秋带领20名业务骨干,向这个中国航空业不愿尝试、军内不敢涉足的课题发起挑战。最终,他们将某型警戒机工厂给定的定寿部件由300多项减少到60多项,飞机完好率提高12.5%,翻修周期延长三分之一,单机定检维修费用节约300多万元。

长期以来,部队飞行训练一直恪守“飞机必须完好才能放飞”的“铁律”。杨玉田、李兆秋、刘跃光和陈福华,将存档的所有飞机故障都找出来进行安全性、科学性评估,制定“最低放飞标准清单”。此举,标志着这个师战机的任务出动率提高4个百分点。

一块块无私的“垫脚石”

信息化战机列装,人才是关键。为了培养人才,这个师的高工们就像一块块无私的“垫脚石”,热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当他们掌握一门新技术,都会第一时间无条件地传授给他们身边的人。

那年,时任师装备部特设主任的李兆秋遇到一个难题,所属某团的特设主任刘元宝打了转业报告。转业原因很简单:到了服役的最高年限。刘元宝是特设部门干活的一把好手,为留住这个人才,李兆秋申请给自己免了职,把主任的位置让给刘元宝,自己做了一名助理。

如今,这个师有28名装备干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指技合一、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有50多人次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60多项,其中30多项成果填补全军、海军战机维护规程和维修工艺的空白。这个师装备人员的满编率、对口率和称职率均达到95%以上,居全海军之首。

“我们的价值在天上”

这个曾使67架“带伤”飞机重返蓝天的高工群体,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从事机务工作时间最少的有25年,人人都因长年劳累而身患各种职业病。

那年腊月二十九,高工曹大芳突然接到远在家乡姐姐的电报:房塌,妻儿病,速归!忙得团团转的曹大芳不得不请假往老家赶。看到匆忙赶到医院的丈夫,病床上的妻子顿时泪如雨下:“老曹,你都5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既然回来了,我们就回家过个年吧!”曹大芳背起妻子往家走,妻子的泪水浸透厚厚的棉衣,一直流到他的心里……

1987年,高工于继真的父亲去世,但是由于部队执行演习任务,身为长子的他不能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当两天之后赶回家时,愧疚不已的于继真在父亲的灵前长跪不起。

像这样的故事,在高工们身上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常挂在嘴上的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选择了机务这个行当,就等于选择了清贫和奉献,无怨无悔。”性格开朗的李兆秋还开玩笑说:“我们这些高工,要说成绩是不是突出,我不敢乱说,但要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绝对人人有份。”

而今在社会上,一些人用“房子、车子、票子”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这些高工们却说:“我们的价值在天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