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广受关注的石家庄团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造假骗官案有了新进展。河北省纪委日前通报,经研究决定,对王亚丽的党员身份不予承认,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包括时任石家庄市
委副书记张振江在内的多名涉案官员也受到处分。
遏制用人腐败必须严格问责
南京日报的文章说,造假者可骗人一时,却难骗人一世,最终都会付出代价。此案不仅给试图靠欺骗手段谋取职位的人敲响了警钟,也为那些对违规用人心存侥幸者敲响了警钟: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不管官职大小,只要违纪违法迟早会受到严肃处理,只要失职失责都要负责任。此案中那么多涉案官员受到处理,表明日前公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正在得到有效落实。没有监督,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不承担责任,监督也会形同虚设。遏制用人腐败,必须严格问责。
加大公众监督骗官者就不会得逞
重庆商报的评论指出,王亚丽造假骗官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因为她背后站着太多的“保护伞”。这些“保护伞”才是她不断升官的真正因素,他们应该受到重罚。如何保证不再出现下一个“王亚丽”?一是要加大惩罚力度,凡涉及人员均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样才会使为官者慎用手中权力,才不会使手中权力沦为“卖官”的资本;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公众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只要有关部门认真对待群众监督,造假骗官者就不会得逞。
打破怪圈才能遏制用人不正之风
南方日报的评论说,以往官员任职出现问题基本上是当事官员承担责任,而在王亚丽案中,一路为她造假骗官提供保护的若干官员纷纷受惩,开了干部选用责任追究的先河。多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存在“权大责小”的怪圈,领导提拔干部的权力往往很大,但责任却并未落实。只有打破这个怪圈,才能真正遏制用人不当之风。这一方面要求约束权力,在选拔干部时避免“一言堂”,增加决策民主性和透明度;同时也要求强化干部任用的责任追究,让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等切实担负起用人不当的责任,并辅之以党纪行政乃至司法手段。
背景
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副局长卢伟琪向社会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码,接受群众举报涉黄涉赌违法犯罪。在一天内,卢伟琪共接到举报电话90多个、举报短信688条,基本都是举报涉黄涉赌违法犯罪的。
官员公布电话号码有利于“阳光政务”
南方日报的评论认为,仅从有利于工作的角度看,副局长公布电话号码的举动,就值得正面评价。这既表达了公安机关扫黄治赌的决心,也增强了市民对政府工作的信心。反观一些政府部门,不仅不公布官员的个人电话,就连办公电话也处于保密状态。我们呼吁更多的官员公布工作电话和个人电话,这有利于“阳光政务”,也是官员对工作、对民众负责的具体体现。当然,“阳光政务”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而第一步,就可以从更多的官员公布电话号码开始。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才是法治常态
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提醒说,全国任何一个公安辖区都有24小时值班的110电话,也有网络举报信箱,为何民众放着反映诉求的“阳光大道”不走,偏偏热衷于“挤”领导私人电话这条“羊肠小道”?卢副局长的电话火爆,折射的恰恰是一些职能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不作为,进而导致黄赌毒等治安问题成积弊。说到底,个别官员公布联系方式,固然可以在短期内畅通民意入口,但这并不是值得效仿的常态。只有激活各个职能部门,平常都“动”起来各司其职,公众的正常诉求能及时“消化”,才是民主法治的常态。
期待110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齐鲁晚报的评论也认为,近800条举报一天之内涌到副局长的手机上,表明此前公众举报相对受阻,或参与性不足。公安局副局长的手机一天之内成为热线,反衬出了110报警电话的尴尬,可能报警之后的处理程序效率低下,也可能最终不了了之。无论如何,这都说明当地110的公信力有所下降。我们当然相信,发给副局长的举报线索向有关部门或分局转发后,违法犯罪行为会得到及时查处;我们也更期待,110的公信力能进一步提升,而这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均为本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