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这就是贵州精神。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4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调查指导抗旱工作时,高度评价了这个村的干部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力发展、科学发展,取得的
鏖战大旱干渴石山区创奇迹
冷洞村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之一,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80%的面积是石山,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都靠“望天水”。去年8月以来,持续的干旱让这个村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3月,冷洞村应该是被金银花绿色枝叶覆盖的时候。但在百年一遇旱灾的肆虐下,这个以种植金银花脱贫致富的山村,成片的金银花濒临死亡的边缘。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察看村里金银花的生长情况,令人心酸,全村的金银花,30%死亡,50%危在旦夕。
旱灾之际,村民省下有限的饮用水,挑到山上浇灌,“蒸发得快,水也不够用。”望着自家10亩金银花受旱,年已七旬老农张正银老泪纵横:“完了,完了!”
“金银花的盛花期一般在6年左右,如果干死了再去发展,村民有6年都得过穷日子,能不能救活这些金银花,这是和我们命运连在一起的事。产业发展了,我就是好人;产业失败了,我就是罪人!我不能当个罪人!”朱昌国说。
冷洞人不相信眼泪。朱昌国召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查水,到3月6日,全村386个水窖、246个水池,全部蓄水仅剩1200立方米,只够全村人饮用12天,人吃水都困难,金银花浇灌怎么办?
急中生智,朱昌国想到了“滴灌”,“我原来在电视上看过甘肃等缺水地区用‘滴灌’发展农业的片子,我想,在泥巴里‘滴灌’总比在沙漠‘滴灌’更管用吧!”朱昌国立即在自己地里试验起来。他把家里废弃的矿泉水和饮料瓶装满水,在瓶子底部戳一个小孔,在一束枝叶已枯黄的金银花根部刨了个坑,“盖子拧紧了就不流水,我松了松瓶盖,觉得水量还行。”40分钟后,一瓶水滴完。
第二天,朱昌国跑到山坡上一看,耷拉着叶子的金银花恢复了生机,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朱昌国动员烘纳村民组组长张邦国、烂滩村民组组长李兴学效仿,10天左右,即将枯死的金银花全部打起了精神。
朱昌国带领村干部立即挨家挨户培训村民,一时间,金银花基地内又出现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冷洞村7.3平方公里的大大小小山头,哪里有枯萎的金银花,哪里就有朱昌国的身影,他每天清晨六七点就出门,晚上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
方法有了,哪里有那么多矿泉水和饮料瓶?朱昌国让在城里上班的儿子到废品站收,叫儿媳妇到兴义八一公园设点募集。
“这些矿泉水和饮料瓶在别人的眼里一文不值,但在我这儿目前可是救命的东西。”朱昌国通过媒体向社会求助,说村里需要10万支矿泉水和饮料瓶。一时间,企业、学校、个人、官兵,有的送瓶来,有的送水来,有的干脆拉矿泉水来,说你们这儿反正缺水,矿泉水可以喝,喝完后瓶子还可以用,一举两得。
到4月初,村里的金银花,除了死去的近三成外,其他全部救活,村民保住了命根子,保住了增收的希望。在旱魔肆虐中,朱昌国和冷洞村村民奋力抗争,上演了一场完美的绝地反击。
勇挑重担顽强建设新家园
“太艰难了!”谈起冷洞村的发展,硬朗的朱昌国,深邃的眼睛里流露着说不出来的辛酸。
“山高水远石旮旯,山药苦荞包谷粑,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冷洞村人均年收入仅有50元左右,人均吃粮不足100公斤。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走上富裕之路?
从1974年开始,则戎人学习河北遵化沙石峪“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夺高产”的经验,率领群众开山炸石,抠土造地,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则戎精神,包括冷洞村在内的则戎人民,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一块一块地垒起来,一担一担土堆起来,硬是把一片片乱石丛变成了玉米稳产高产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解决了吃粮问题。但是,单纯种粮,只能填饱肚子,仍然很难摆脱贫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朱昌国就带领村里的壮劳力,砌墙、挖沟、承包一些小工程,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但无论在附近还是在远处,他的目光始终没有远离过家园,每次回家,看到村民们还在贫困线下挣扎,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外面有了些名气,1995年,乡干部找到朱昌国,希望他协助村里把电拉通。当时还是一个普通村民的朱昌国,原准备婉言谢绝。但乡领导说:“找过群众谈话了,都说相信你。”
这时的朱昌国,深知肩上有了责任。他四处奔走,买线、架杆、拉线。辛劳的付出换来了全村人民的激动和喜悦,1995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冷洞村家家户户挂上了“夜明珠”。
1996年元月8日,冷洞村“两委”换届,朱昌国被推上村委委员、村统计员的位置。
这时的冷洞村,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低下,村“两委”平时的事务也不多,空闲时,朱昌国仍然带领村民到邻近乡村务工挣钱,有时队伍超过100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民的生活压力。
这是村支书朱昌国在察看准备移栽的新培育的金银花幼苗(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俊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