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冷洞村的发展变迁,关键是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支书。
上世纪末,冷洞村党支部、村委会给自己明确了三大任务:一是解决群众吃米饭问题;二是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三是解决群众用钱问题。
说干就干,时任村委委员、村统计员的朱昌国找到乡里的领导,说了自己的想法。乡领导说,给你8
石旮旯地里种出水稻来
冷洞自古不产水稻,祖祖辈辈种的是包谷,过年过节吃顿米饭都是外面买来的,于是“地变田”被摆上村里的日程。但是,村民普遍反映补助太少、经济困难,“地变田”阻力很大。但朱昌国坚信能把这事儿干成。1999年,朱昌国自己掏钱建起了全村第一个水浇池,容积220立方米。同村的秦兴品、程昌华也跟着他干起来。
2000年春耕,朱昌国、秦兴品、程昌华就在上世纪炸石造出的地里打田插秧,实施“地变田”。当时朱昌国种了1.1亩水稻,品种是汕优63。这一季,他家得了1500斤干谷子。
2001年10月8日,朱昌国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这期间,冷洞村几乎看不到一个闲人。除了修水浇池、“地变田”,朱昌国还积极带领群众修水窖、解决吃水问题。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朱昌国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大战120天,2002年雨季来临前,全村修起了17个水窖。
到2003年,全村新造田336亩、“地变田”286亩,新修100立方米水池246个,增加优质耕地200亩,粮食持续增产,家家户户不仅吃上了大米,还有余粮出售,村民吃粮、吃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一碗泥巴一碗饭。朱昌国意识到,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也是最重要的。
如何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冷洞村从金银花产业上找到了突破口。
金银花为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能攀援依附,适合在石山区种植。朱昌国看中的,是它的耐干旱、耐贫瘠、耐水淹、耐盐碱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且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也很高。
当年,冷洞村争取的1424亩国家退耕还林指标,全部种上了金银花,之后,群众又在一些零星土地上种了一些,目前全村的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224亩。
为建起产业链,冷洞村于2009年初开始筹建金银花加工厂。经过几个月艰辛努力,投资60多万元的村办企业金银花加工厂终于在2009年5月26日正式投入生产。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万峰林金银花”品牌,加工厂按利润的60%返还给社员,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积极性。冷洞加工厂去年生产干花2万斤,产值近100万元。仅金银花一项,农民收入最多的达2万元,收入上1万元的有10多户,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0%来自金银花产业。
从昔日的石旮旯到米粮川,再从米粮川变为金银山,冷洞的发展变迁折射出了干部群众追求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
从苦干到苦干加巧干,从“以粮为纲”到“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粮坝子”,从“则戎精神”到“贵州精神”,冷洞村干部群众在石旮旯里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的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