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家开始进入国际体系的核心
●西方全面垄断的时代已然结束
●有形实力是力量,制度是力量,文化也是力量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际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冷战以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20国峰会的召开和机制化标志着
世界格局的变化:一超走弱,多强易位
世界格局主要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对比态势。对冷战后格局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定义是“一超多强”。金融危机之后,一超多强的基本框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其中实力分布却是有消有长。目前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似可以概括为“一超走弱,多强易位”。
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冷战结束之后,国际体系的结构呈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是一超,综合实力超出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中、俄、德、法、英、日等国可以称为多强。金融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体系的权力分布状态,美国一超的地位也没有受到根本的挑战。但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软硬实力的损耗、金融危机对美国综合实力的负面影响等等,都对美国的能力和领导力提出质疑,使其软硬实力出现了走弱的态势。
与此同时,多强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欧盟一体化深入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虽然欧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但在倡导国际规范、制定国家制度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影响力。新兴大国整体力量上升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更加显现。冷战结束初期,新兴经济体只是初显上升端倪。近年来,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尤其是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这些国家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国际体系从西方主导到非西方国家积极介入的转型。虽然这一现象没有根本改变体系的结构,但新兴大国进入国际体系核心部分已经成为事实。其中,中国地位明显上升、影响力加大。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始终保持了正增长,率先实现经济复苏。自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开始进入国际体系中心位置,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强国。
新兴国家整体实力上升,并开始进入国际体系的核心,这是世界权力消长和格局变化的明显标志,也是多极化雏形的实质性显现。尽管如此,一超多强格局还没有出现拐点,这一大的格局框架也会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继续存在。
国际治理体系的变化:安全威胁发生质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与世界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的是国际治理体系的变化。治理体系是指维护国际秩序的制度性安排。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突出地说明,在当今世界格局之中,威胁性质、主要矛盾以及治理方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旧的治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国际治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威胁性质发生重要变化,从国家间相互威胁主导到共同威胁剧增。冷战之前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威胁是传统安全威胁,国家之间的战争是这种威胁的最高形式。所以,国际治理体系的最重要制度性安排是势力均衡,是大国之间维持实力大致相当的状态,以加大战争成本、抑制战争冲动。冷战以后的安全威胁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之间的相互威胁程度下降,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不断增加。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内战、贫困、灾难、流行性疾病、国际恐怖主义、气候变化与环境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的安全,威胁到任何一个国家及其国民的安全。美国经受的最严重安全灾难是9・11。近年来中国经历过的两场重大安全威胁是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受到重创,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损失,突出说明了这类威胁的严重性。
安全威胁性质的变化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消除自己面对的安全威胁,这就带来了国际主要矛盾的变化。当今国际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国际治理体系能力严重不足与国际治理需求日益增大的矛盾。冷战结束之前建立的国际制度主要是为了管理国家之间关系,尤其是战争问题。在迅速变化的形势下,这些国际制度在应对国际体系日益增多的跨国威胁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不足。改革原有的国际制度、创建新的国际制度,加强国际治理体系已是势在必行。未来十年,是国际治理体系转型、国际制度转制创制的十年。转制中的国际社会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也为各种力量的合作提供了场所。新兴国家的利益和声音必然会反映在国际制度改革和创建之中,原有大国也会在改制创制过程中争取主动和优势地位。未来世界的秩序将取决于原有大国与新兴大国在国际制度领域合作的成败。
国际格局的变化也使得治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伊始那种基本上是西方大国垄断国际治理体系的模式开始松动。西方主导国际治理体系的态势还会持续,但新兴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金融危机催生了这一新的治理模式,为讨论和解决金融危机而形成的20国集团机制在匹兹堡峰会上被界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任何全球治理方案都包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虽然西方主导国际体系的基本现实没有改变,但西方全面垄断的时代已然结束。
国际社会的变化:国家主导,多元并存
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家依然是当今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另一方面,国际体系演化的诸多迹象显示,国家已经不是唯一的国际力量,非国家的社会力量展示了很大的影响力。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规范嬗变、社会网络形成三个方面。
国际体系中社会力量加强,行为体多元化趋向明显。过去对格局的界定仅限于国家力量的对比。如今,社会性力量发展势头猛烈,成为人们在考虑世界格局的时候不容忽视的力量。国际组织、地区组织、国际市民社会等都成为影响国际事务的重要因素。欧盟、北美、东亚的地区活动也十分活跃。非政府组织在设定议程、倡导规范、跨国网络方面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还远未脱离国家体系,但行为体多元化和主权原则松弛化已经表现出来。有的时候,国家的力量甚至无法驾驭社会性力量,以国家之力应对社会力量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传统的国际社会是建立在国家基础之上的,其规范也主要是约束国家的行为。在这种传统国际社会中,主权、安全和实力均衡三大理念构成了基本的国际规范。在后冷战时期,一些新的规范开始传播,并在国际社会力量的大力推动之下形成势头、不断扩散。大国高度重视抢占国际规范的道义制高点,比如欧盟强调气候变化,美国倡导无核世界。如何积极应对国际规范的变化已经成为新兴大国的重要课题。
国际社会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社会力量会跨越国界,形成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发展。这些网络成形于社会,存活于草根,利用迅速发展的技术,大力推广自己的理念。非政府组织的跨国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们的力量在于将自己倡导的理念变成社会性规范,并促成制度建立加以保障。也就是说,它们在打造国际社会文化。文化力量虽然是软力量,但其影响不可忽视。
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形态依然是“一超多强”,但“一超走弱,多强易位”的态势已经显现出来。世界格局的界定已经不能仅仅限于有形实力或是硬实力的大小。实力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要素。有形实力是力量,同时,制度是力量,文化也是力量,并且都是构成世界格局的要素。谁主导了这些力量,谁就占据制高点,谁就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