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国家馆:呈现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

2010-05-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李金桀刘军阳光谷和世博文化中心映衬下的中国国家馆流光溢彩。本报记者赵洪波摄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的中国馆,包括在中国馆两侧的香港馆、澳门馆和台湾馆,连日来观众络绎不绝。5月

3日是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的第三天,中国馆的参观人数达到了极限水平4.5万人。观众在惊叹中国馆的雄浑、大气之余,更沉浸在古老文明与现代理念的融汇交融之中,无论是7种颜色组合而成的“中国红”,还是“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地区馆建筑表面的“叠篆文字”,还是充满东方神韵的“新九州清晏”,中国馆,无一不在向世界呈现着中华文明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城市活力源自和谐共生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分为“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记者参观中国馆,首先来到了49米高度的“东方足迹”―――中国馆的核心展区。

走出电梯,首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180度球形电影: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在空旷的土地上奔跑,老人站在乡村土地上期冀着年轻人的作为……短短8分钟的短片,以“奔跑”开头,以“未来之城”结尾,折射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阐述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西方著名人文主义学者路易斯・芒福德在其巨著《城市发展史》中,对人类城市发展究竟是应以生活文化导向为目标,还是以促进技术无止境扩张为宗旨进行了讨论,在第一条道路中,他特别提到了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无穷的组合、排列和变化,不是完善的蜂窝,而是充满生气的城市。”

中国馆中“智慧的长河”展区中最引人关注的,即是路易斯・芒福德提到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它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的城市智慧。展区里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是原图尺寸的近30倍,一眼望去,气势非凡。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选用《清明上河图》表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原因在于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已经有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中国早在十二世纪就凭借自己的智慧营造了一座繁荣和谐的城市,现在正依靠自身力量迎来另一个高峰。可以预见的是,现代的中国人一定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造就更美好的未来。”

建筑之美融合生存智慧

结束了对上层的参观,记者来到了高度为41米的中层,坐上一辆可乘几十人的电动小火车。小火车穿越“宣德门”、“开封府”等一个个“城市之门”,映入眼帘的是石桥、庭院、园林、拱桥、斗拱……约10分钟的“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认为,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以石头建筑为主的希腊、埃及等国家。在这里,可以发现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之美和生存智慧,“寻觅之旅”的主题全面体现了“东方之冠”的中华智慧。

某种程度上,这种智慧体现在城市如何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上。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与能源问题是摆在所有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课题。为此,中国馆在展示古老智慧的同时,更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做出了“中国式回答”,这就是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表示:“我们在设计中国馆时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旨在以建筑表述‘环境宣言'”。

中国馆靠近世博轴,与世博主题馆部分设备资源,能够形成共享与协调;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建筑会形成对下层建筑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这些措施将使中国馆比国家要求进一步节能近10%。在景观设计层面,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正如毛竹晨所说,其实中国馆真正的宝藏,需要观众去探究和寻找,那就是凝结在展览中的东方智慧和价值体系。

古老智慧启示“低碳”未来

来到33米高的这一层,记者到达了以“低碳行动”为主题的展厅,这是中国馆的第三个核心区域。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这一层则是对未来城市的展望,低碳,正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元素之一。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说,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低碳行动”展区所呈现的一系列展品,正体现了中华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在“自然警示”区域,参观者仰头可见众多标有二氧化碳化学符号的透明小球,簇拥着悬挂在半空,警示人们时刻注意“碳排放”不断增加的问题……

在“用之有节”区域,中国近年来节能减排的努力,如颁布“限塑令”、研发清洁能源汽车等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一辆名叫“叶子”的概念车,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来源,其太阳能电池板借鉴了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紧扣“师法自然”的理念。毛竹晨认为,“正确、高效、可持续”地获取能源,蕴含了中国古人的“道”。这里除了可追踪光照射方向的向日葵形太阳能板,还有一套颇具规模的“微藻制油”设备:只见浅绿色液体在透明管道中经过层层处理,最终转化为一种清洁能源―――生物柴油。

在“低碳”展区的最后,荷花与水帘组成了动人的“感悟之泉”景观。水帘上显示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蕴含中华智慧的成语。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莲叶何田田”的意境,也可在此进一步感悟中国城市和谐、美好的未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大智慧',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这些中华智慧充分发挥作用。”钱之广这样说。

(本报上海5月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