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报5月6日推出《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系列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学生、家长、教育专家、网友等通过来信、来函、来电、来帖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专家说:“交流要平等”,家长说:“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学生说:“我们想让爸爸
妈妈真正理解我们”。本报今天把其中的典型观点呈献给广大读者,希望引起讨论,为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奉献点滴智慧。
来自专家的声音
李吉林(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
给孩子“和、美、智”的家庭环境
中国家长特别爱孩子。为了孩子宁愿倾其所有,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希望孩子长大后成龙成凤――这是家长单方面的愿景。
家长们教育的方式也相对单一:讲道理、提要求,告诉孩子“按照妈妈说的做!”他们往往希望孩子是驯服温顺的。但是要注意这是陈旧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孩子很小,他们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苦心,这个时候,他们是不大听家长话的。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不听话,教育方式就要“上升”了,从单纯“讲”到“罚”,甚至打骂。“把作业做十遍!”,有的家长骑在自行车上还在说教,有的家长甚至在校园里打骂孩子。因此,孩子信里提到的“不要发脾气”是十分有针对性的。
一次,我在百货大楼买东西,恰好售货员正打电话骂女儿:“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问她原因,她说女儿刚上初一就开始写小说。我告诉她,孩子有爱好,应该好好引导,她很担忧:“这么小就开始写大人的情、爱什么的,还得了。”我告诉她,孩子有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可以多买些经典的书目给孩子读。售货员说:“您不知道,我就爱读言情小说,家里买了很多。”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事情不能单方面怪孩子。
一方面,家长们普遍期望值高,一方面又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跟孩子的沟通交流就容易产生对立。
看了《光明日报》的报道,我觉得这些孩子选择写信的方式表达意见,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很成熟也很理性。
我觉得家长看到这封信应该很高兴,三年级的孩子,就能用流利的语言逻辑清楚地表达意见,是学习上的进步;他们敞开心扉,希望和家长沟通、平等对话,是心智上的进步,说明他们真的长大了。
孩子是独立的人,有情感,有个性,他们在不断长大,从生理到心理都有变化。在全球化的社会,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好的坏的都有,家长不但要顺其天性,面对现实,也要面向未来。
未来社会对孩子有什么要求?不但要有知识,也要身心健康。哈佛大学有句著名的话:“你能做什么?”家长应该多想想孩子将来能做什么,有什么动手能力,有没有创新意识。
孩子的心理素质怎样?他的交往能力怎样?他的全方位素质怎样?建议家长们从未来着眼,从现在着手。
同时要注意,家长的爱好不是孩子的爱好。有“爱”才有“好”,孩子的特长一定程度上与天赋有关,他们之间存在极大差异,有的孩子语文智能好,数学逻辑智能差,如果逼着这些孩子报奥数班就苦死了。孩子的知识结构靠自己建构,家长替代不来,因此,孩子信中“让我们自己选择兴趣爱好”也是有针对性的。
马克思说过,环境和人的行为是一致的。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为他们建立一个“和、美、智”的家庭环境。
“和”是和谐、亲和,平等可以协商,以爱为核心,爱家也要爱父母。家和才能万事兴。
“美”是美好,相对净化,有的父母有不良爱好,如打牌等,甚至在家里打,孩子回来也无心做饭,这对孩子都有不良影响和暗示。要帮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不能说“唯一任务就是学习”,一些孩子目光短浅,到了大学就松懈下来,就是因为没有志向在召唤他。德育要在孩子世界观形成过程中进行。
“智”就是在构建环境时,要有文化氛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买书不仅是工具书,不要让孩子沉溺在练习册中,那不是书。文学、艺术的熏陶,孩子们是需要的。
家长们要用正面诱发力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多鼓励、少责怪。可以经常对话,但过程应该是平等的。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作为父母,首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间,首要的是尊重孩子,而尊重的前提是理解。之所以会出现互不理解的状况,是因为代沟的存在:一是父母与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经历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就存在差异;二是因为我们处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时期,许多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易适应,就难以理解孩子中出现的新的观念和行为,这就存在着发展时代上的差距。父母应当与时俱进,在换位思考中去学会理解孩子。怎么去理解?首先要倾听。他有什么想法,有怎样的一些问题,在他说出来以后,你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设想,站在他的角度你就容易去理解孩子的心理。
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中国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生活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之中。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固然,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但仅仅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和爱心还是不够。如果没有教育的专业智慧和专业技巧,家长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会让孩子不领情,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反感。因为父母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
我原本是研究“教师教育”的,两年前转向“家庭教育”。因为我发现,仅仅谈论“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没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那么,教师对学生几乎爱莫能助、无能为力。对孩子成长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是一个错误;对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过度关注,而忘记了教育的秘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也是一个问题。
吕文清(北京市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
教育的本质是交往和共享
“震撼”、“惭愧”,是我看了报道中“孩子的建议”的第一感觉。我的工作就是研究离开书本和课堂的教育方法,可我自己的孩子也无法逃离上各种补习班的命运。所以我认为:“教育要有效,首先要提升家长的理念。现在,在家长眼里,孩子是学习的机器,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余不顾;二是只提要求,不会指导;三是不屑于沟通,对话遇到困难。而这些,家长们往往忽略,甚至认为没用。孩子们提的这20条建议,是非常客观、真实、简单的,但家长们做起来很难,哪一条也做不到位。为什么?因为理念错位。我想告诉家长们,教育的本质是交往和共享。”
张文质(《明日教育论坛》主编)
理解孩子接纳孩子
作为父母,理解孩子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解了才有以无限热情接纳孩子的信念。今天很多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自己太多希望。在孩子身上寄予希望越多越容易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会成为父母理解孩子的障碍。好父母就是有耐心的人,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从不泄气。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责任开始,从反省出发,在改变中去承担责任,在反省中去获得新的智慧。
来自家长的声音
做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今年9月份,北京的吴女士的女儿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几天,吴女士在不停地思考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她发给本报的邮件中写道:“这个报道给家长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树立家长的权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报道中孩子的建议让我更意识到:为人父母者在给孩子制定标准时必须首先要对自己有所要求,不能一味地只让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而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真正认可,家庭教育的效果也才可能达到最大化。同时在很多问题上,家长有责任也有优势给孩子以引导,不能仅以孩子自己的好恶来做选择。但家长也应该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这样才能鼓励他独立思考并有独到见解。”
王先生的女儿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读。看到本报报道,王先生沉思了许久:“这篇报道很好,提醒了我。一直以来,因为工作忙,与孩子的交流较少,她主动找我一般是学习上需要帮助。女儿出生后,我按照早育教科书的指导,在墙上贴满了字,为她建立学习环境,培养她早慧。但我忽略了,我的身份是父亲,不是老师!我们该信任孩子,千万不能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给孩子太多压力。”
哈尔滨市牛小姐作为小学生的姑姑,也致电本报,她的观点侧面反映了许多由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孩子的问题:“作为一名孩子的姑姑,我从亲历者、旁观者的双重角度看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有这样一个细节我想很有代表性。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由家长接送,孩子看到家长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手里的小书包交到家长手上。如今,孩子已经10岁,读小学3年级了,每天仍旧由爷爷奶奶接送,而她的第一个动作仍是交出手里沉重的大书包。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家长只关注孩子在智商上的成长,却任由孩子的情商在‘婴儿期’原地踏步。”
来自网友的声音
“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
“看了《光明日报》的报道,我很受触动,我觉得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一位光明网友认真地说。现在,他每天都要陪孩子做功课到晚上九点,他说:“一些道理作为家长我们都懂得,我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有时候看到孩子那么多课本、课外读物,也觉得挺心疼的。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很少,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加大他的压力。”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家长的原因,也有评价体制的原因。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一件事: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测智商,不是他们想去,是学校让他们去,因为孩子的智商如果低于平均值,这个孩子的平时成绩就不用计入学校的总评分表。“这对孩子多么残忍,但是很多家长没有选择。”
另一位光明网友工作很忙,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他写道:“看到孩子的来信,我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孩子们提的观点特别有针对性”。自己和爱人工作压力大,有时候难免发泄到孩子身上。但是,以前的自己从来不觉得做错了,总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越打越听话”。“现在孩子倒是听话了,但是变得很胆怯,有一次中考结束,孩子一直到晚上12点都没有回家,因为成绩不好,怕挨打。”直到那时,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孩子们的信里提到的每条我觉得自己都犯过,一味的指责孩子,从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过,我以为,指责就是教育,打骂是对他好,还老是告诉他“我为什么不打骂陌生人,因为我是为你着想”,孩子的成绩却每况愈下。看了这封信,我觉得孩子们是独立的人,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我要好好和孩子沟通。我想,正如《光明日报》的报道,“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好好深思的问题。(本报记者靳晓燕、姚晓丹、刘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