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人周立波曾在“一周立波秀”里调侃:老太太过马路,不想被“活雷锋”搀过来扶过去,硬是在原地打转转,而福利院的老人因为几次三番“被洗澡”,干脆就呆在浴缸里等着志愿者去献爱心。
原以为,这样的事只是艺术的夸张,未曾料真实的生活还确是如此。“五一”期间,广州佛山市福利院就遭遇了多次志愿服务。
近些年,“志愿服务”渐渐为公众所熟知。无论在公共事件突发之后,还是在大型文体项目举办之时,人们都可以发现志愿服务者忙碌的身影。志愿服务者以其真挚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公众,赢得了尊重,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因而,当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值得庆贺。从这个意义上讲,佛山福利院经受的志愿服务,仍不失为公民社会不断发育和成熟的一种标志。
不过,对于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和方式方法,志愿服务者自身必须要有一个恰当的把握。志愿服务源自爱心,是自觉自愿的助人为乐,而不是迫于服从某个命令或完成某项任务。唯有志愿服务之心为真,志愿服务的种种方式方法才能自然而然,才能摆脱功利的困扰和作秀的嫌疑。一些志愿服务之所以惹人厌烦,根本原因就在于活动并非出于“志愿”,而是“被组织”的,是为了获得某种“献爱心”的证明。佛山福利院里老人们遇到的尴尬,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愿承受爱心本身,而只是表明他们不能忍受为形式而形式的走场表演。
有人说,志愿者扎堆是爱心“过剩”了。但事实上,真正过剩的是运动式“爱心突击”活动。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献爱心行动还是稀缺的。前段时间,在玉树地震灾区牺牲的香港义工黄福荣感动了全社会。作为志愿者,黄福荣默默奉献,长年坚守,以帮助他人为自己的幸福。这种细水长流的服务精神,正是志愿服务的真谛所在。很多志愿服务,如果真能保持常态,不争一日之短长,那么像佛山福利院那样志愿者“爆棚”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志愿服务贵在常态。这个道理好懂,但做起来不容易,因为我们的社会还没有为志愿服务的日常化提供足够好的环境。当你扶一下跌倒的老人却可能招致一次倒霉的赔偿时,当你见义勇为却可能背上伤残带来的经济负担时,当你主动帮忙却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时,你如何有信心能够常常付出爱心?做好事会吃亏,这是制约志愿精神发扬光大的无奈局面。从这个角度看,定期、定点且组团去献爱心倒是规避了做好事的风险。或许,这也是许多人选择扎堆当志愿者的缘由。
在任何一个社会,好人好事,多多益善。关键是好人好事要有好的“土壤”才可长久。对于志愿者“挤爆”福利院之类的现象,我们切不可只当笑料揶揄一番就完事了,而应该多多考虑尴尬背后的一些成因,并为难题的破解多想一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