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当表征着探索与创新的科学家名刻天宇,人类的精神家园愈加为科学之光所耀亮。近日,四位中国著名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浩淼太空中又添四颗“中国星”――
小行星的中国命名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发现者是中国第一位天文学留学生张钰哲。这颗小行星的国际编号是“1125”,被张钰哲以“中华”命名,也成为第一颗由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此后,先后有一批小行星以我国古代人的名字如著名科学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命名。1990年3月11日,以旅美物理学家吴健雄命名的“吴健雄星”是我国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之后,一批小行星陆续以当代杰出科学家、文学家等命名,如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陈景润、钱学森,文学家巴金、金庸等。此外,我国还常用中国地名或大学名给小行星命名。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命名小行星,是为了表彰卓越科学家,并激励更多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以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王选、刘东生、谷超豪等已获小行星命名,以后还将分批以最高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吴文俊:九十一岁的忙碌生活
本报记者柳霞
5月4日,7683号小行星和“吴文俊”这个名字永远契合在了一起。5月7日下午三点半,记者如约到访。电梯门打开的瞬间,一位白发皤然的老人正站在电梯口,微笑地迎候。正是九十一岁的吴文俊先生。面对心生不安的记者,老人温和地笑着说:“欢迎你。”
当记者来到吴文俊家中,发现这一切那么自然而安静地进行着。他家书房门旁侧有个小黑板,上面写满了外文数学名词,教授解释说,每天都会想到很多问题,就记在这里,然后思考,解决。背靠书房西墙的书柜,高耸到房顶,摆满了书和资料。书柜的一角堆着十几盒西药,还有一些药片散在一旁。“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十年八年都做不完。每天七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休息。一天基本上看书,做研究,中午会休息一下。”老人简单地描述着自己的生活。
中国古代数学,是吴文俊现在关注的领域。“中国古代数学的精深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吴文俊在一张纸上给记者演算着《九章算术》里最大公因子的求法。“这比欧几里德的方法不知简单多少呢。”吴文俊无比自豪,“当年我把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引进到机械证明里。后来这种方法外国人采用了,他们用计算机几毫秒就完成了复杂的定理证明。再后来这种方法又传回了国内。这也是出口转内销吧!”老人爽朗地笑着。“中国的数学传到西方,西方的数学才发展起来的。”吴文俊很坚定,“现在这个项目主要从外国数学著作里找寻中国数学西去的轨迹,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优秀,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不仅是数学大国,还会成为数学强国。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金怡濂:追求速度超越速度
本报记者贾宇
2010年5月4日,人们得知,浩瀚天宇中的一颗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久命名。它的名字是:“金怡濂星”;国际永久编号:100434。
金怡濂,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之一。与他在计算机领域创造的无数纪录相比,金怡濂更愿意向记者提及一次切肤之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从国外进口了一台计算机。我们花钱聘请的两个“洋监工”,却不让我方技术人员接触机舱内的核心部件,连开机关机都必须由他们操作。“这件事深深刺痛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心,我们感到现代化是买不来的。”
现代化买不来!道理简简单单却让金怡濂痛得刻骨铭心。金怡濂陷入思索。中国人何时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尽快给出答案,几十年来,金怡濂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到一个方向:追求速度、超越速度,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我们必须跨越,否则将被世界越甩越远。”金怡濂下定决心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型计算机“神威”。他和科研人员一道,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握电筒,用肉眼一个个检查成千上万个焊点。“我的要求,哪怕是一个焊点、一枚螺丝钉也要体现世界水平!”花甲之年的金怡濂也为此付出了超常的代价:每天深夜回到家时都几近虚脱,先要在沙发上躺半个小时才有力气开口说话。
经过近百名科研人员历时数年的艰苦努力,“神威”高性能计算机终于横空出世。每秒3840亿次。金怡濂曾深情地说过:“国运昌科技兴,科技兴则国力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巨型机事业的起飞与发展。”
叶笃正:倾情点亮“大气之星”
本报记者王斯敏
94岁高龄的叶笃正得知自己的名字以命名小行星的方式被写入天际之后,老人高兴中更有忐忑,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不把它命名为‘大气之星’呢?那样就更好了。”其实,令他称第27895号小行星――“叶笃正星”为“大气之星”的,还有一个原因――成就属于整个大气科学界,属于中国人。“如果没有国家好的科学政策,没有大气科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一个人也无能为力啊!”老人一再重复。
引领中国大气物理学,成就一派人生大气象。叶笃正自己,何尝不是一颗光耀寰宇的“大气之星”呢?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1916年,中国有了第一份气候记录。而就在这一年,叶笃正出生了。
对今人而言更为熟悉的,是叶笃正在古稀之年的一项开创之举。1984年,他和美国科学家马隆联合提出了“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课题。他开风气之先而得出的研究结论,今天早已得到验证。
然而,老人依然痛感自己“做得太不够”。
即使在年近九旬之时,叶笃正还坚持每周去办公室三次,但不久前的一场大病,使身体渐弱、听力消减的老人不得不闭门休养。然而,他仍常常以写信的方式,向中央或有关部门提出建议。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他写就长文,呼吁世界各国互相协作,确保低碳减排目标实现;最近中国灾害性天气频发,他持续关注,提笔写下应对之策与长远思考……
“我现在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老人喟叹。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和对人类影响的加剧,令他思绪难平。“只希望,这颗属于大气科学界的‘大气之星’,能够鼓舞今天的大气工作者继续努力。时代越来越需要我们,大气人不能辜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
王永志:这颗星属于航天人
本报记者甄澄
辽宁沈阳,东北实验学校操场,一位青年学生时常仰望天空――学校上空出现了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机正从学校附近的机场起飞迎敌。1951年,这一情景深深印在了青年脑海中,从此他迷上了飞机,暗暗立志,把学习飞机设计、献身国防科技作为毕生抱负。
近一甲子后的2010年,当年的青年已成古稀老人;就在这一年的1月,茫茫太空中的第46669号小行星有了它的名字――王永志星。
日前,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郑重地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手中接过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命名证书。
“当我接过命名证书时,激动之情自不必说,更有一种压力,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不敢当。”王永志谦和的口气中透着真诚,“这也足见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厚爱。我想,这次命名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对整个航天科技界的鼓励,这颗星属于航天战线的所有战友。”
这种情怀可以从王永志的经历中寻到注脚:1952年,王永志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被选为公派留学生,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后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回国后,在参与一次火箭飞行试验遇到技术难题时,他大胆向时任院长的钱学森提出具有逆向思维的攻关方案,获得支持,难题迎刃而解。多年后,他成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一干就是14年……
作为一名关注中国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家,王永志也常常思索,怎样才能把人才资源优势变为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我们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有时,一两个领军人才甚至可以带动整个领域内的技术水平。这就像我们的载人航天工程,一起步就要让它和后续的工程目标一步一步衔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