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政策稳定 略有调整

2010-05-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北京大学

计划招生2650人高考加分最高值20分

2010年北京大学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招生计划数稳定在2650人左右,不过在自主招生政策上有微调。

据北大招生办介绍,北大是否会根据报考生源的优秀程度进行适当扩招

,届时考生可以通过北大招生网,以及发布在各省的招生简章上进行查询。在自主招生方面,与往年相比今年有所微调,往年获得北大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选专业的时候都可以享受10分政策优惠,今年高考分数达到北大录取线的考生选专业的时候,可以享受加10分的选专业政策优惠,分数没有达到北大录取线的考生选专业的时候只能以实际考分来选专业。

另外,对于高考加分生,北大将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政策来执行,对于符合教育部规定加分政策的考生,北大原则上都予以认可,但是如果有多项加分,只认可一项,并且单项最高值不能超过20分,各项加分不能累加。接下来一段时间,北大将派出多个招生组奔赴各地对考生进行考前填报志愿的指导工作。北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会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发布消息,告知考生和家长招生组具体联系办法,考生和家长要积极主动地和招生组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另外,招生组还会主动到中学,跟学生们取得联系,尽可能地给考生提供填报志愿的指导和咨询。

清华大学

计划招生3360人自主招生认定增至200人

计划招生3360人,总体规模与往年持平,其中,北京理工科计划招生225人,文科计划招生18人。

2009年开设的“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实验班”今年起面向高考学生招生。该实验班以培养能够在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科学及相关基础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新生入校后由清华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化学系等承担基础教学课程,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自主选择攻读医学或药学方向,并允许在生命科学学院范围内自由转系。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学生将有机会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药学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到国际制药公司进行交流实践,实验班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还具有相关专业海外实习经验。继去年首次将日语专业作为非通用语种纳入提前批次进行招生,今年的提前批次日语开始面向北京考生文理兼招。

去年推出的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今年将增加化学班和生命科学班,中科院院士张希和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将分别担任首席教授。自主招生认定将增加至近200人,其中,5名同学因表现优异,将在清华大学高考录取中获得60分优惠。

中国人民大学

计划招生2800人新增信息安全、传播学专业

招生规模总体保持平稳,计划招生2800人,与去年持平。因全国生源结构的调整,分省计划相应做了略微调整,但调整省份不多,基本在个位数以内。

新增专业有两个,一是信息安全,为信息学院新增专业,列入理科实验班,是信息与数学大类专业下专业分流方向,主要培养既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又通晓信息安全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传播学专业,设在新闻学院,专业招生名称为新闻传播学科,主要培养为各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公共传播、数字传播、文化传播、公共关系等方面的人才,对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在原有实验班基础上,今年再增加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和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在商学院新生和法学院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组成实验班。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则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

外语类专业方面,以前小语种专业不在京外投放计划,今年在京外很多省份投放了提前批次计划,主要涉及日语、德语和法语,在北京还有英语提前批次。这些外语专业,入校后可以自愿兼修三个专业的第二学士学位,包括知识产权法、工商管理和国际政治。

北京师范大学

计划招生2200人增加河南、山东招生计划

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北京师范大学招生计划总数与往年持平,共计划招生2200人,但将大幅度增加河南、山东等生源大省的招生计划。据有关人士介绍,该校今年在河南招生计划增幅接近20%。

北师大今年高考招生还将日语、俄语专业首次作为小语种放在提前批次录取,这使学生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同时,该校还有7个专业实行宽口径招生,15个专业文理兼收,继续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此外,北师大经济学专业此次招收的全部为实验班。该实验班是依托于教育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置的,以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学术研究取向的经济学专业人才为目标。

根据国家有关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精神,为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鼓励优秀青年当教师,北师大继续在西部和中部省份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其他省份只招收非师范生。

另悉,为降低考生的报考风险,北师大在平行志愿招生省份和北京地区施行提档不退档原则,除非进档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身体不合格。

(本报记者王庆环、丰捷、刘茜采访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