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精神力量

2010-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我有话说

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已一个月了。在玉树抗震救灾斗争中,一场可歌可泣的生命大营救,震荡三江、气贯长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次次惊险的救援,一份份爱心的传递,玉树在大爱的温暖下,渐渐舒缓了痉挛的身躯,生命重新绽放光彩,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精神力量在雪域高原上熠熠闪光。

两年前的2008年5月,在同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现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玉树抗震救灾,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和毅力;玉树抗震救灾,为抗震救灾精神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党是灾区各族群众的主心骨,各级党组织和无数共产党员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风貌,成为鼓舞受灾地区各族人民团结抗灾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心心相系的深厚情感,抵御着无情灾害带来的伤痛,温暖着灾区各族群众的心田。玉树地震发生后,远在万里之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果断压缩出访行程提前回国,“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紧急部署下,从中央到灾区一线,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灾区一线党组织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抢险救人,鲜红的党旗在废墟上飘扬,给了灾区群众巨大的鼓舞和信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内容。玉树抗震救灾中,共产党人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人民的赤诚和忠心。

格桑花,藏族人民心中最美丽的花。风愈狂、身愈挺;雨愈打、叶愈翠。在玉树抗震救灾中,民族团结精神如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处处绽放。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肩并肩,在挽救生命、突击抢险中,相依相助,手足亲情默默涌动,危难时刻更见真情。玉树是民族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长期以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危难降临之际,各族同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们都是一家人!在玉树灾区,水乳交融的民族亲情,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处处充满了温暖和关爱,让民族团结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又一次得到空前的展现。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源源不断地送达玉树灾区,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迅速赶往玉树投入救援,灾区急需的各种物资及时分配到受灾群众的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玉树地震,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不幸,但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抢险救人让十三亿同胞众志成城。回顾历史,每一次的艰险与挑战,都让顽强的中华儿女更加团结,释放出奋勇向前的伟大力量。团结互助、心心相印,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的巨大感召力,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不畏艰险、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品格支撑着我们民族经历了一次次风雨,战胜了一次次挑战。玉树地震,再次见证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地震发生后,玉树灾区的各族群众紧急动员,展开最快速、最直接的救援行动,为濒危的同胞争得了更多重生的机会。在抗震抢险中,广大干部群众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宝贵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并不断锤炼升华。大灾面前压不垮、大难面前不低头,这就是玉树人的决心和信心,这就是中华儿女的品格和意志。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这次玉树抗震救灾过程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在挽救生命的紧急时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从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到为受灾群众播洒人文关爱;从信息公开,到举国哀悼日活动,处处彰显着文明进步的精神。以全社会的力量去救助生命的壮举,让生命价值获得了最大尊重。爱人民、爱生命,在抗震救灾中达到了高度统一。生命营救所体现的抗震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交汇。玉树抗震救灾孕育着大爱和真情,谱写了时代的壮美赞歌。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救援的效率,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救援的成功。玉树地处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在抢险救援中,按规律办事、尊重科学是关键所在。从救援指挥的及时性、系统性、高效性,到救援过程的科学部署、科学施救;从信息传播方式,到应急管理方式,从灾难救助方式,到群众安置方式……玉树抗震救灾中呈现出许多新理念、新突破,充分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这种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力量。

玉树抗震救灾,进一步深化提炼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催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巨大力量。玉树抗震救灾不仅历练了中华儿女的顽强意志,更增强了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心。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