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妇女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必须高度重视。深度开发这一资源,对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凤毛麟角,两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中,女性仅分别占5%、4.6%和3.9%,至于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
领导更鲜有女科学家的身影,这一现象无疑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几天前,全国妇联主办的2010品牌中国女性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还不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潮流还有一定差距。在我国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中,女性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科学院女院士和工程院女院士只占院士总数的5%,低于1978年的6.2%,973首席科学家、女性占4.6%,“长江学者”中,女性仅占3.9%。
如何打造高层次女科技人才,让更多的高层次女性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三大奖项”女科学家少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显著增多。从近年公布的全国高考信息看,高考状元中女性占到一半以上。据报道,截至200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已达1970余万,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8%。由此可见,女性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一份题为《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指出,在我国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女院士有98人,仅占5.06%,与庞大的女科学研究人员群体相比反差较大。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共享促进中心的彭洁提出:对我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三个人才奖励计划的研究发现,1999年至2008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的1479人(不含社会科学部分)中只有76名女性工作者;1994年至2006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的1286名科技工作者中,仅有90名女性科技工作者;1994年至2009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计划的2019人中仅有122名女性科技工作者。
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告诉我们:相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占科技工作者总数比例三分之一的现状,女性高层次科技工作者获三大奖项者所占比率严重不足。
女科技人员成才烦恼多
中国的传统文化,性别分工观念根深蒂固。男性主外,处于支配地位,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女性主内,生儿育女,重心侧重家庭较多。受性别歧视的旧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与男性相比,公平享有文化教育资源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农村,失学辍学儿童中女童占绝大多数。这种性别歧视差距延续到成人以后,也使女性就业人数远低于男性,至今,女大学生就业仍受到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制约高层次科技女性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母爱的建构”让女性失去了向社会空间发展的动力。“贤妻良母”的角色,让女性陷入琐碎的家庭事物中,在无私奉献的赞美声中失去了社会的发展空间。所有这些,成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的障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顾宪红说:女性的社会角色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她们认为,女性要承担生育繁衍后代的责任,同时还是子女教育和家务劳动的主体,家庭琐事必然会挤占她们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对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长郑彦认为:在职业发展方面,女性由于自我的社会定位,往往追求“工作稳定”,易于满足现状,重视做好本职工作。相比于男性,女性自主创新意识较薄弱,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更多考虑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是否融洽,而不是考虑是否能出成果,不敢冒险,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女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定位较男性低,且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她们的事业发展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男性。
她们还反映,导致女性在科研事业中的发展机遇较少有许多原因。女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研事业单位中,女科技工作者获得职务或职称晋升的机会远远低于男性。大多数女性科技人员忙于具体的科研工作,甚至是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没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主持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在科研业绩相同的情况下,女性晋升高一级职务或职称的时间一般要长于男性,也就是说,社会或单位对女性的要求更高。要得到相同的晋升机会或认可度,女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有关科学研究证实,重大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峰值为37岁。25至35岁之间正是女性科研能力积淀和飞跃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女性科技工作者缺乏来自社会、单位、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不能很好协调科研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必然严重影响女性科研工作者走向成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我国绝大多数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退休年龄为55岁,比男性提前5年,加上女性在生育期的时间耗费等,科研生涯较男性少10个年头,这对女性科技工作者成为高端科技领军人才的影响是致命的。
此外,目前我国从编制科研发展计划,到各级科研项目立项、组织申报、项目评审、项目考核、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甚至在社会上反响较大的两院院士评选等环节,都渗透许多非学术因素,要求科技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疏通关系,积累人脉,这些方面也严重影响到女性科技工作者聪明才智的发挥,增加了她们迈向高层次科技队伍的难度。
专家们说,为调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称评定、科研津贴发放、课题申请方面有所关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国家加大专门针对女性高层次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措施,包括科学评价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平等地给予女性科技工作者获取奖励的机会,从而调动更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取更大的科研和社会价值。
促女性科技人员成才
女性科技工作者难成高层次人才的现象,已经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3月,中国科协成立了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根据女性特点,通过系统的政策设计,妥善解决女性从事科技工作问题,为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进修、培训的机会;此外,设立女科技工作者基金等,为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社会、工作环境,提高女性在科技活动中的积极性,全方位促进女性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
全国妇联一直非常关心女性科技人员的成长、发展问题。不久前,全国妇联“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状况研究与政策推动项目”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在会上说,促进女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成长,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是衡量我国妇女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战略性举措。
女院士风采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原生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守仪在工作中。资料照片
女科学家共聚一堂首届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开讲,我国女科学家共话科研与奉献。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