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外博物馆是啥样

2010-05-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我有话说

博物馆的历史

在西方文字中,“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MUSEION,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希腊神话称,缪斯女神是天神宙斯的九个女儿,她们分别掌管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由此看来,博物馆混沌初开,便被赋予了文

化与艺术的特殊含义。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设立了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史学家将它视为博物馆的开端。19世纪后半叶,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和美国学者顾迪分别发表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博物馆必须致力于革新教育,使之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从事研究的场所,更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校外教学园地。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将博物馆定义为“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应将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为己任,以便将收藏品展出,为公众提供学习、教育和欣赏的机会。”

博物馆是国家的名片

到过西方国家的人可以发现,那里不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普遍比较重视博物馆,各个国家的博物馆数量众多、分类细致、藏品丰富。西方有一种说法,将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冬宫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五大博物馆。

世界上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当属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这三件“镇馆之宝”让游客竞相前来。今年,巴黎奥赛博物馆将六件世界顶级大师的印象派画作和罗丹的《青铜时代》送到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展出,可见法国人对馆藏艺术品的推崇和自豪。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

博物馆降贵纡尊为大众

直到西欧工业革命前的相当长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建成一批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功能才有了新的发展。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分类极其细致,从历史、文化、科技、交通、艺术、体育、文学、服装、雇佣军、海关、烟草、食品、玩具……不一而足。

瑞士是著名的“钟表王国”和“巧克力王国”,因此,许多瑞士城市都有钟表博物馆和巧克力博物馆。此外,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如联合国欧洲办事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也被辟为“博物馆”供人参观。一位西方朋友告诉记者,“西方人对收藏历史达到痴迷的地步”。

只要回顾一下欧洲历史,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们为何热衷于博物馆。欧洲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混杂的地区,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博物馆成为保存和展现本地区、本民族历史传统的最佳场所。举例来说,在人口只有750万的瑞士,就有两座国家博物馆,全国26州中每个州都有一座历史博物馆和一座艺术博物馆,前者介绍当地的历史,后者专门收藏和介绍本地的考古、绘画、雕塑、民间艺术品。

随着博物馆业的发展,西方人早已将博物馆概念扩展到整个街区乃至整座城市。法国的阿维尼翁,意大利的罗马、庞贝、威尼斯,希腊的雅典,捷克的布拉格,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马德里,德国的德累斯顿,哪座城都堪称是一座“露天博物馆”。

国外博物馆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从管理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有的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如国家博物馆和各省区博物馆;有的则属于私营性质,如名人故居博物馆;还有的属于大公司和企业的基金会管理的专业博物馆,如雀巢集团的食品博物馆、瑞士百达翡丽钟表公司的钟表收藏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相互补充,形成博物馆网,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

其次,博物馆贴近观众,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乐趣”。瑞士中部的巴仑堡露天民居博物馆,把瑞士各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年久失修的民居汇聚在一起,在此“整修如旧”,不仅保留了其文化价值,还将过去的生活忠实地反映出来。人们在博物馆可以触摸家畜,亲手纺纱织布,品尝“老房子”里刚刚烤出的面包。

第三,充分利用“名人效应”,让其成为传承文化的“中转站”。许多政治、文化、艺术和体育名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名人故居”被开辟成博物馆供人瞻仰,成为西方博物馆界的一大亮点。德国伯恩有“贝多芬故居”、奥地利萨尔斯堡有“莫扎特故居”、法国贝藏松有“雨果故居”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故居”,瑞士有“卢梭故居”、“爱因斯坦故居”、“黑塞故居”、“卓别林故居”,西班牙巴塞罗那有“毕加索故居”等。

第四,博物馆注重“自我宣传”。在西方国家街头广告牌上,除了商品广告外,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各博物馆的宣传广告,展览内容、时间、门票价格一目了然。一些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临时性”展览吸引参观者。

最后,“让所有人都能参观得起”是各博物馆的宗旨。西方国家的许多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或收取观众“可以承受”的门票,而且学生和老年人还可享受优惠。据记者了解,瑞士收费博物馆的门票大致与一张普通电影票价格相等。每逢节假日,西方国家人喜欢到博物馆参观,记者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边看边讲解。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各国的历史和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