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话题,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发现并加以探讨。光明日报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系列报道既反映了新热点,又有新角度,做得很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说。
“今天,网络文化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个时候,光明日报以一系列重头报道对网络
5月初以来,本报开展的“光明聚焦・网络文化系列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回应,各界人士或投书本报,或借助记者采访表达心声,呼吁人们关注网络文化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大家认为:网络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不可能全面实现;要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使我国网络文化早日走上健康、科学的发展轨道。
网络教育亟待“点面结合”
“我挺喜欢上网的。不知道你有没有那种体验――家长管得严、课业负担又重,我觉得每天上网的时候是最轻松的。我喜欢上网找新的音乐、流行资讯……老师有时候也会布置我们上网查些资料,我特别喜欢这种作业,它给了我上网的‘正当’机会。”张于青是北京十一学校初中学生,面对记者,敞开心扉:“我觉得上网最不好的是老管不住自己。比如说打游戏,一打就不想停,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就想一直打下去……”
潘海东全国青联委员、互联网工作者:
网络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孩子们有权利运用互联网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在孩子上网这个问题时,家长、教师应该抱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身作则,教会孩子远离不良诱惑,把互联网变成孩子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工具。在互联网上孩子或许会遭遇不良信息,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小心摔倒,家长是应该使劲跺脚、大声“责骂”地板,还是帮助孩子一道分析摔倒的原因,让孩子今后跑得更快更稳?但目前,不仅是孩子,即便是我们的教师、家长在互联网教育方面也还有很多空白。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
张于青小朋友的一番话和光明日报此前的报道,让我深有感触――家庭、学校在互联网教育方面的不足从一个个案例中凸显出来。即使没有网络,孩子们也有可能会被录像厅、游戏机吸引去,这是因为青少年的自制力还不强;有些孩子学业受挫,竞赛式的游戏虚拟空间能为他们找回自信、找到自我认同。
作为未成年人的父母亲,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网络是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家长自身首先要具备教导孩子利用互联网为其学习、生活创造便利的能力;同时,家长也必须承担起对孩子的上网时间、浏览内容进行监控和引导的责任。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网络文化的兴起,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比如,过去,我们的教学是教师从海量知识中筛选出最有意义的部分教授给学生;如今,学生可以自主从网上获取信息,而网上信息,往往受到大众文化驱使。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在孩子们那里,一些不够高雅的花边新闻,甚至低俗内容的诱惑,很容易胜过对严肃知识的汲取。
不仅孩子,我们全社会对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普遍缺乏理性认知。事实上,各种媒介都有自身的传播规律。今天,我们虽然已经身处网络时代,但全社会在互联网教育层面的知识稀缺,人们对其传播规律的认识不系统、不完备,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判的基准。
倪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媒介素养的推行是一项浩大工程,我认为,新闻教育机构、大学、中学应当开设有关课程对各层次的网民进行辅导。据我所知,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都有为网民开设的此类课程。我认为光明日报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应该有更多媒体为大众媒介素养的普及开设相关版面、栏目,网络媒体、虚拟社区也应该提供相关知识链接。
网络监管与建设必须“堵疏并举”
潘海东之所以成为互联网从业者中的一员,源于一次强烈的心理震动。当时,他还在国外读书,12岁的侄子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什么是AV女郎?”面对侄子的提问,他有些不知所措。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心里都在想着这件事。当他回国创业时,建立一个能让孩子们喜欢、有益他们健康成长的知识网站成为他的首选。今天,他所创建的“互动百科”网站已被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普网站,同时也成为“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周星:
在我看来,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传播内容的主次不是以价值大小来判断,而是以能否“吸引眼球”来衡量的。什么能吸引人注意力,网站往往就把什么内容放在显著位置。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互联网以注意力评判传播内容的现实,但我还是要呼吁网站的经营者们自律,在考虑眼球经济的同时,更关注内容本身的意义。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如何治理网上局部污浊混乱,把互联网变成人们工作生活的得力帮手?除了网络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外,更重要是监管要到位。这样的监管不只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事情,每个网民都应参与其中,要加大惩罚力度。值得欣喜的是,最近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网友主动提出要注意网络文明,网络论坛的整体环境也比前些年有所好转。这说明几年来中央提出建立文明网络的一系列措施在起作用。
倪宁:
实行网络实名制也好,推广“绿坝”软件也好,都是“堵”的办法。在“堵”住不良信息的同时,不能忽视“疏”――加大对优秀网站建设的引导和支持,毕竟,更多地利用网络传播对社会有益的信息,才是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就像大禹治水一样,或许,有效地“疏”,比简单地“堵”更加有效。
潘海东:
一些网站从短期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会用一些低俗的内容去博取点击率。但是从长远看,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会不断提高,如果互联网作为新时期最前沿的文化阵地不能引导人们向积极的方向行进,势必会变为阻碍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而被社会所遗弃。对于青少年来说,我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他们建设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它协作、分享的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求知欲望和团队精神;良好的互动性也能及时给予青少年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互联网的教育、娱乐功能不仅让孩子们沉溺在虚拟世界里,更能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塑造有所帮助。
网络与现实“虚实相生”
“你能否每天少看半小时电视?能否每月少开一天车?能否每月少喝一瓶啤酒?是否有随手关灯的习惯?是否愿意用手帕替代纸巾?能否减少开关冰箱门的次数?是否愿意使用节水龙头?”从5月初开始,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中学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加入“互联网森林”活动,不仅对自己,还在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中展开这7个问题的调查,然后把调查数据输入网络。如果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网站会显示:你的努力减少了碳排放2406.1克――这意味着在互联网森林中种下了0.13148棵小树。截至5月18日,这群孩子已在互联网森林种下了78.9618棵小树。主办者的目标是今年在互联网上“种树”500万棵,活动开展两个月来,经过无数网友努力,这一目标已完成四分之一。
刘兴亮互联网研究专家:
作为传播知识、理念的平台,互联网的互动性远胜其他媒介;同时,它方便、快捷,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可以随时参与交流、获取信息;此外,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各项活动所付出的个人成本、占用的社会成本都很低。像“互联网森林”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人们在网上了解知识,更极大地普及了低碳环保理念,将网络的虚拟性和真实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给网站带来了流量、人气,更实实在在地推动着社会进步。这样的“虚实相生”,恰是互联网价值的体现。
夏学銮:
我们还应注意到,网络不文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现实社会不文明的折射,虚拟社会的所有问题在现实中都或隐或现地存在。因此,“虚实相生”还可以有另一重含义――网络世界的精神文明要抓,现实社会的精神文明也要抓,但根本还是在后者:人们素质提高了,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觉约束自己,阳光网络就能逐渐建立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