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友呼吁: 对社会负责 对自己负责

2010-05-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闫磊 我有话说

本报“网络文化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和持续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及搜狐、网易等20余家网站在第一时间对报道进行转载。一些网友还将报道转贴到各大网站论坛、博客、网络社区,引发了广泛讨论。

许多网友给本报打来电话、发来邮件,为这组报道叫好。5月5日首篇报道推出当天,光明网网友、中国国土资源作家

协会会员汪红光就发来稿件参与讨论,其认为“以引导加强管理”是网络文化建设新理念,是对新兴文化挑战的积极应对。

光明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多元化”或“日趋多元”是当前网络文化最显著特征,这已成为网友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网友普遍认为,网络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网络文化多元杂陈状态作出有力引导,从而实现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他们还感到,网络文化建设和自己切身相关,自己负有切实的责任。

网络文化应是传统文化新发展

人民网网友梁生说,网络汇聚了全球各个角落、各种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参与,网络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多元的、共生的,就像一个文化“丛林”。

科学网网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庆炳表示,在网络文化的多元共生中,世界各族文化都在相互渗透、改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种民族文化都面临被重塑的命运。

南方网网友艾琳说,国际上的一些敌对势力,特别重视借助网络来宣传其文化思潮和价值体系,青少年极易受到影响,减弱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新浪网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认为,中国知识群体应积极介入网络,思考全球范围内的前沿问题,尽可能增加本民族文化信息的传送量和含金量,从模仿抄袭西方文化到创立自身的全新文化,使西方对东方或中国文化具有全新认识,逐渐获得信息对等和平等交流的机会,形成网络文化的良性互动。他指出,网络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新型传播媒体,更应该是中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童庆炳表示,网络文化多元共生的碰撞、对话和互渗、融合,可以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以“天人合一”为例,通过“百度”可以搜索到相关网页近1200万篇,涉及哲学、医学、伦理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以及经济、建筑、科技、工程、会计、饮食等社会生活各方面……各种解释难以尽数,大多数不可能在报刊上读到。其中有些解释可能消解了民族文化的真精神,比如认为上街裸行也体现“天人合一”;然而,也有很多解释生动鲜活,富于现代精神。如果不是通过网络文化,很难想象这么多人能这样深入广泛地接触、理解“天人合一”思想。

水木清华网友maxsi认为,当前我们的网站建设仍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阶段。传统文化群体从总体上看仍是网络文化的“旁观者”、被动接受者、厌恶者、茫然不知所措者。迫切需要思想文化界切实行动起来,以崇高的责任感、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和开辟人生新天地的精神,进军网络,发展网络,使网络尽快成为肥沃、富饶的文化重地,推动社会步入“文化人办网络”的全新时期,遏制工具主义、过度实用主义和极端商业文化在网上的膨胀。

人人网网友王毅表示,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多样、创新,但是现在各种文化产品都过于单一,某个风格一旦引起注意,几乎所有网站都一窝蜂上。市场化带来的繁荣有时候是网络文化生存的必需,但必须警惕由此破坏网络文化原生的创造活力。

建设网络文化应着力塑造理性网民

光明网网友、中南大学教授陈赫认为,网上不经意中留下的一句话,都可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这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文明、健康这个基础,意味着每个网民都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具有宽容精神。只有如此,网络文化才能最充分地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然而,以平等交流为前提、共同推进中国社会理性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尚未形成。当前网上还存在武化、退化、野化、俗化、痞化、神化、丑化、异化等一系列庸俗、恶搞风气。一些论坛、博客、网络社区充斥“话语暴力”,见到不合心意的文章、观点,便恶语相向、群起攻之。

“建设网络文化,首先要求我们网络新生代发出自己理性的、有价值的声音,”水木清华网友jane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积极寻求者、传播者、创造者,而不再仅仅是接受者,我们应该以一种前倾的姿态诠释创建网络文化、再造网络文明的决心。这将直接影响并促进我们文化制度的创新。

“建设网络文化,应该在尊重网络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推进行业自律,倡导网络文明,加强网络文化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这是实现网络文化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QQ网友平静仙说。

南方网网友冀者表示,一些地方的网络文化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加强管理就是限制、就是禁止,思维单一、僵化,网络文化建设难免遇阻。新华网友晨曦说,网上凡是主流文化形成态势的地方,“恶搞”就难有市场,如果一些管理者仍然只是靠封堵维持网络秩序,就是拱手让出了重要的宣传阵地。

汪红光说,湖北从2007年开始组织跨区域网站的“全省优秀网评文章评选”活动,对网络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光明网网友lx2010指出,今年河北网民自发签署的国内首个博客圈自律公约,引起广大博友热烈响应,让我们看到网络空间自觉的理性力量已日趋成熟。也让我们看到网络发挥作用离不开理性,离不开一大批理性思考、勇担责任的网民。

王毅认为,如果哪个大型网络社区设定自愿实名区,非实名者无权发言,实名者言论越理性,可以获得越自由的发言环境,有可能使网络文化高端话题缺失的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希望网络成为每个个体提升自己理性和修养的平台。

“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就是合作、共享。网络文化必将成为人类合作精神的伟大典范。”王岳川认为,网络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完成具有理性精神的网民的塑造,对社会负责,对个人负责,从而实现整体的最大自由,最终实现和谐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