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发生地震后,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外科组组长丛锐和战友一起急赴灾区,把最好的医术奉献给震区群众,救治伤员538名,其中危重伤员179名,成功完成手术45台。
15日凌晨,接到抗震救灾命令后,骨科专家丛锐担任第四军医大学应急医疗救援队外科组组长,第一批飞往青海玉树。
从海拔400米一下子
“休息休息吧!”其他队员劝丛锐,可他咬着牙,又和队员们搬起了药品器械。凭着军人强烈的使命感和医生的责任感,丛锐和战友们一起把6吨药品器械搬上车。
停机坪边躺着很多地震伤员,医疗队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继续搬卸行李,一部分投入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
丛锐带领急救组,迅速为后送伤员查看伤情,针对地震灾害骨外伤较多的情况,认真组织消毒处理、伤口包扎和患肢固定,为后期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78岁的藏族群众秋里胸部重度外伤,手骨、大腿、脚趾等多处骨折,伤情十分严重。丛锐带领医护人员,对他的受伤部位进行检查止血,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包扎。经过有效的治疗,秋里老人成功脱离了危险。
在格萨尔王广场、扎西宾馆倒塌现场、和平街社区和体育场救治点等伤员集中的地点,他带领急救组在66小时内成功抢救了80多名藏族群众,并配合医疗队完成了我国首例高原环境怀孕妇女急性阑尾穿孔救治。
4月23日上午,大风劲吹、黄沙弥漫,丛锐带领队员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海拔4500米,距离玉树县城80多公里的上拉秀乡。
丛锐从藏族女医生美朵拉增处了解到,离卫生院数十里的地方,有一位藏族群众被倒塌的房梁砸伤,躺在床上已经好些天了。于是,丛锐和队员们跋涉30余公里,赶到上拉秀乡山顶的次仁拉错家。
70多岁的次仁拉错躺在床上难以活动,十分痛苦。经过翻译介绍后,丛锐仔细为老人做了检查,确诊为腰椎受伤。随后,丛锐为老人开了药方,给了药品,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坚持服药。临走时,次仁拉错一家人围住队员们不停地说:“解放军,谢谢你们!”(段晓宏据新华社西安5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