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乡里的宣传委员,但郑垧靖干起工作不管份内份外,总把群众的需要始终放在心上。
他说:要“坚持做到万事民为先,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围绕群众的利益来开展,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政绩标准。”
就在他“走”的那一天,还连续参加了3个会,间隙的一点时间里,都在向村民小
一专多能打硬仗
从学校机关到民族村寨,从采访写作到信访维稳,从基层党建到驻村抓生产,乃至从产业选择到种植技术指导,郑垧靖被公认是乡里的“多面手”。
平达乡党委书记黄生留说,“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总会不约而同想到郑委员,他从来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而且出乎意料地好。”
位于平达乡西北大山深处的黄连河村,是一个傈僳族集居村。2003年,乡党委、政府根据黄连河地处冷凉山区的特点,决定在此发展山葵产业。但是,由于群众缺乏山葵种植技术,不了解市场,直到2007年底,这项产业仍然徘徊不前,面积小、产量低、效益低。当地群众对发展山葵产业的信心也一天天下降。
2007年底,郑垧靖被派往离乡政府最远的黄连河村“啃硬骨头”。
接到任务后,郑垧靖先买来一堆有关书籍,如饥似渴地自学有关种植技术。驻村后,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他千方百计向傈僳族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农村发展形势、产业政策等,重新找回和坚定了傈僳族群众对发展山葵产业的信心,黄连河村的山葵面积从原来的不足100亩猛增到312亩,种植户达200多户。熟悉农村工作的郑垧靖深知:农作物的生产向来是三分种、七分管。他积极协调公司技术员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协调生产用水,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在山葵采收期间,他每天都坚持与农户一起采收、分级、打包、装车、送货……每天都要忙到深夜12点以后。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黄连河村的山葵产业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产值5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
排忧解难只为民
郑垧靖常说:“作为乡干部,在群众的眼里,你就代表政府,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好他们的困难,你就是维护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2003年以来,平达乡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重点来抓,当地许多青年外出务工后,在家的亲人始终放心不下。郑垧靖下乡时,不少农民向他反映,孩子远去广东打工,虽然偶尔可以通电话,但长时间见不着人,心里总觉得不踏实。郑垧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方寻求解决途径,反复思考后冒出一个又快又好又省钱的主意――充分利用乡政府的视频会议系统,为外出打工青年和他们在家的父母亲人搭建一个快捷方便的沟通平台。
从2005年9月开始,郑垧靖在征得乡领导同意后,利用视频会议设备,与广东惠州锦多玩具公司和保山市工商联合会相互开通了QQ聊天视频电话。目前,全乡已经有1000多人次到乡政府使用视频电话,尤其是在平达赶集的日子,农民们更是排着队与亲人对话,每个平达集日,都成了亲人千里“相会”的日子。
为了妥善处理好一起历时34年、涉及8个村民小组、面积6800多亩的“淘金河―龙拱山”山林权属纠纷,2009年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多次翻山越岭,深入纠纷林地进行调查,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全面了解掌握纷争现状。经过数十次的调解,最终解决了这个多次调解无果的信访积案。
植根基层真苦干
去年12月13日下午4时许,平达乡河尾村党支部正在召开民主测评会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负责挂钩河尾村的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垧靖,在做指导讲话时,突发大面积脑溢血,经抢救无效,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挂钩不挂虚名”,这是郑垧靖的风格。2007年,他挂钩平安村,因10年前种烤烟夭折,村民“谈烟色变”。他挨家挨户做动员,帮群众搭建育苗棚,教群众如何“漂浮育苗”,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移栽烤烟时,乡政府提出“苦战40天”。他果然一沉到底,仅在帮烟农到乡上拉水管时回家换了一身衣服,没有在家吃过一顿饭,也没有回家住过一晚。邻居们说:“郑老师是个‘工作狂’,要他去40天,他绝不会只去39天。”当年,平安村原想能种100亩“烤烟样本”就不错了,结果却猛增到300亩,农民户均增收4000元……
郑垧靖走了,但他忠实地践行了在党旗前立下的誓言。正如他2007年在一次党内民主生活会上说的:“在思想上,把‘入党为什么、工作图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搞清楚、解决好,自觉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