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捷克雕塑

2010-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钟美鹳 我有话说

作为中国“捷克文化节”的重要交流项目,由中国美术馆和布拉格国家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新感觉――1960至1980年代捷克雕塑艺术展”,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关注,这也是中捷两国文化交流的新成果。

自中世纪始,雕塑在捷克艺术中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捷克特色的哥特式雕塑主要以美丽的圣母

像而闻名;捷克最为突出的巴罗克式雕塑为马・本・布瑞恩和菲・马・布欧柯夫两人的浮雕,他们作品的活力、感染力以及强烈的表现力,至今令人赞叹不已。标志布拉格19世纪雕塑艺术达到顶峰的经典作品为捷・瓦・姆叟比克创作的圣瓦茨拉夫纪念碑,也是世界上最为引人注目的骑马塑像之一。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功用的变化,体积缩小的雕塑作品不需要直接依赖复杂工艺技巧,而转化成为小型的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在经济相对势弱时,社会上不流行雕塑时,同样也会有伟大的作品问世。到了60年代,大量艺术家在民族玻璃制作传统中获得灵感,他们不再仅仅把玻璃当作实用的日常器皿生产材料,而看作同时具有独特可塑性的物体。在保留玻璃固有自然特性基础上兴起的这项艺术活动,具有较高的美学水准,利用这一不同寻常的材料创作出的那批作品,趋向于在形式上简单而巨大,并被赋予了新的、明显的内涵――与以前重实效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超越空间的无限、表达人类精神的无所羁绊,成为艺术舞台上的主旋律。

在中捷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中,造型艺术占有很重的分量。尤其是在20世纪50到60年代,两国艺术家经常来往,彼此欣赏对方的创造,并展开学术上的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今,中捷两国艺术家有了更多的机会互访交流,并展开了颇具深度的艺术对话。2009年,在捷

克“中国文化节”举办期间,在布拉格国家美术馆现当代分馆隆重举行了“开放的视域――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影中戏――中国美术馆皮影艺术珍品展”就是这一对话的先声。而本次“新感觉――1960至1980年代捷克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更使我们拥有了一个近距离欣赏捷克雕塑艺术的佳机。

此次展览共展出雕塑作品61件,收入了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获得成功,并开创了捷克创作思想价值更新的美妙时代的那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系列雕塑、玻璃雕塑,还有绘画作品和过去展览活动的照片等。展览着重介绍了捷克雕塑界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艺术实践历程,重点放在当时捷克雕塑艺术特点的表现上,即纯净的形象,透明的材料,意图同光影的实际结合。这些作品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它们把艺术

家对形式和材料透明性的渴望,与艺术作品自由形式结合起来的意图进行体现,这种意图,就是在20世纪的雕塑艺术中独创性地使用玻璃。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

这个展览是具有创造性的捷克当代艺术与材料、光影和空间相结合的一次代表性盛会,是中捷两国文化交流的新成果。两国艺术的交流与对话将使我们彼此亲近,并共同展望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