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山的女儿

2010-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建强 我有话说

1997年的一次“新闻扶贫”行动,把天津日报农村部记者张俊兰和四川凉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3年来,她先后17次奔赴凉山最贫困的地区助学、赈灾、扶助孤儿,用自己手中的笔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争取社会帮助,先后筹集了总计1000多万元的善款在大山深处兴建起3所希望小学,建立了24个孤儿班,帮助1200多名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

育。

“把扶助凉山当作一生的事情来做”

张俊兰1984年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成了《天津日报》农村部的记者。在迄今26年的职业生涯中,1997年参加的“新闻扶贫”行动成为影响她一生的一次采访。

那是由中国记协、国务院开发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组建的“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新闻扶贫活动。在凉山的日日夜夜,张俊兰的心一直在颤抖:这里的贫困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许多村子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低矮潮湿透风的土屋里,没有床铺没有被子没有桌凳。这里的校舍多是危房,凉山的孩子要上山砍柴换钱交学费,拎着口粮充当书本费,即使这样,失学的孩子依然很多。有的孩子高中毕业之后考上了高等学府,但路费、学费又阻断了他们的升学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攥在手里的《录取通知书》变成一张张废纸……

回津后,张俊兰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写出一组“凉山纪行”系列报道,把大山里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展现在津门父老面前。古道热肠的天津市民再也坐不住了,读者来访络绎不绝,捐款捐物如雨点般飞来。三个月后,在捐助活动告一段落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这笔善款的用途也确定下来:在凉山建一所“希望小学”。

1998年1月,张俊兰第二次来到凉山,亲自把捐款和建校方案送到彝族同胞手中。凉山震动了,乡亲们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看起来显得羸弱的记者竟然带来海河儿女如此丰厚的捐赠!半年之后,她三进凉山,一座崭新的校舍――“天津农民报读者希望小学”矗立在布拖县亚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面对眼前崭新的校舍,听到彝族乡亲流着眼泪用生硬的汉语喊出“记者万岁”时,张俊兰心潮起伏,泪水奔涌而出。

竣工典礼结束之后,同事们都踏上了归程,张俊兰却独自留了下来。她冒着连绵阴雨,走了一遍彝族学生上学经常走的路:趟过5条正在上涨的河流,河水湍急,深及腰部,单程就走了4个多小时。她要用这样的方式,把彝族孩子的苦难深深地烙在心里。她默默地对自己说:“将来无论身在哪里、处境如何,都要把扶助凉山当作一生的事情来做。”

彝族孩子“心中的妈妈”

从风华正茂到人至中年,张俊兰把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都献给了高寒险峻的大山深处。她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女儿,却有上千个彝族孩子喊她“妈妈”。

17次进凉山,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遇到过多少危险,真是难以计数,但张俊兰从没有想过退缩。13年来,委托张俊兰帮助凉山的人越聚越多,募集到的善款已经累计超过千万元。她对每一个捐赠者庄严承诺:“只要我的生命还在,定会每年如期抵达凉山亲手做好该做的一切。”张俊兰不允许自己有一分钱用之不当。她坚持三个雷打不动的原则:每一笔善款的实施要亲力亲为,不委托中间环节;每一笔捐款都要由受助者亲手签收并回复捐资人;一切费用自付,不浪费一分钱。

张俊兰把博大的母爱播撒在了贫困的凉山,播种在了彝族孩子的心里。已考入凉山民族师范学校的孤儿蔡丽在给张俊兰的信中说:“现在,我可以自信地面对每一天,因为有人正在远方惦念我,关切地注视我,随时帮助我……我心中的妈妈!”

13年里,张俊兰用她无私的奉献改变了无数彝族孩子的命运,成就了一份超越血缘、地域、民族的人间大爱。2006年,凉山布拖县政府授予她“布拖县荣誉市民”,亲切地称她为“远方的女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