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历届党委高度重视典型引路的带动作用,坚持把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关爱典型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实施党建创优工程以来,哈工大党委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评选和运用先进典型作为一项育人工程,积极探索典型引路的新做法和新模式,形成了学校有英模、院系有先进、身边有榜样的校、院、班三级典型群落,全校呈现出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关爱典型的良好氛围,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层出不穷。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选树先进典型
哈工大党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挖掘和选树典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树立贴近广大师生、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实际的先进典型。
20世纪50年代,为破解师资薄弱难题,校党委提出了“选苗子、拔尖子、摘桃子”的口号,大胆提拔重用年轻人,培养出800多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青年教师队伍,造就了哈工大第一代以“八百壮士”著称的优秀教师群体,这支队伍不仅在实践中创就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同时也为铭记责任、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等哈工大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的时期,哈工大党委选树了洪晶和陈光熙两位教师典型,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虽饱受文革摧残,但仍数十年执著追求、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的人生选择产生了巨大影响,坚定了广大师生员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校发展陷入低迷徘徊的困境,校党委以“发展才是硬道理”、“靠天、靠地、更要靠自己”等口号解放思想,号召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锻压工人尚秀田师傅顽强拼搏的铁人精神和甘于奉献的铺路石精神,激发了哈工大人艰苦奋斗、勤恳踏实、锐意进取的奋斗意志,探索出了“以校办区,以区补校,校区结合,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使学校成功进入全国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进入新世纪,哈工大党委充分发挥学校工程项目多的优势,以项目孵化典型,培育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先进典型。哈工大小卫星所历经10年的刻苦攻关,牵头研制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创下了国内高校两度研发、连战连捷的纪录,形成了荣誉面前互相谦让、工作面前奋勇向前的优良作风,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同时,哈工大还坚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典型。哈工大材料学院长期坚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党建思路,较早设立了“学生党员服务站”项目,历届院党委书记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党员坚持18年如一日爱心接力帮助离退休老教授,感人至深。以全国博士支教第一人、全国三好学生陈苏为代表的“全国百支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西部支教7年,他们克服语言、生活、工作等重重困难,在山西、西藏等艰苦地区进行支教,兢兢业业,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孩子们一致赞扬。这些典型是发生在广大师生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交口称赞。
二、典型宣传,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作用
一个典型一根标杆,一个楷模一种导向。哈工大党委不仅重视选育典型,更注重大力宣传典型,深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向先进典型学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校党委深入挖掘、大力弘扬老一代“八百壮士”的精神传统,编撰出版了“八百壮士”系列丛书,长期开展学习老一代“八百壮士”的纪念活动,自觉汲取历史营养,为发展学科内涵、提升学科水平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2009年,学校党委将“凝聚新的‘八百壮士’,培育一流创新人才”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载体,受到全校师生员工广泛认同,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为大力宣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楷模、国防科技战线尖兵马祖光院士的先进事迹。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原国防科工委的关怀支持下,学校组建了马祖光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马祖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在全国各地巡讲。学校还组织创作剧本并联合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拍摄了电影――《马祖光的24个小时》;推出了原创纪念歌曲――《你是光》,广为传唱;制作了马祖光院士全身塑像,开辟了“马祖光院士纪念园”,建立网上纪念馆,成为哈工大精神教育基地;每年举行马祖光院士诞辰系列纪念活动;命名了“祖光路”;设立了“祖光杯”科技竞赛和“马祖光奖学金”……更为重要的是,马祖光院士的先进事迹成了新生入学、新教师培训的重要教育内容,被称为“入口处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凝炼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将典型固化成符号,锻造成经典,是保证哈工大传统具体化、形象化的重要手段。如今,马祖光院士的先进事迹已经成为哈工大党团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必修内容;把马祖光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写入博客的比比皆是;“做人就做马祖光院士那样的哈工大人”已经成为哈工大师生的共同追求;“共产党员对党、对祖国的爱,都是很具体的,具体到每一天怎样做人、做事和对待工作上”……这些马祖光院士生前常说的话也成了哈工大人共同的座右铭。一位新生这样写到:“神舟五号让我看到了哈工大的卓越,马祖光院士让我见识了哈工大的精髓……能成为哈工大中的一员让我感到荣幸。”
三、典型带动,形成以典型激发典型的链式反应
用先进事迹催生新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推动新的先进典型。哈工大出现了典型激发的链式传递现象。
马祖光院士生前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同学说:是马祖光院士的先进事迹激励了我;冰窟勇救落水儿童的“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何晓波、刘峰说:我们是在哈工大精神,在马祖光院士、杨振岭同学、陈苏同学等许许多多的榜样指引下前进的;而杨振岭、何晓波、刘峰周围的同学们说:我们就住在英雄的隔壁。
链式激发,典型井喷。短短几年来,哈工大陆续涌现出了全国师德标兵秦裕琨院士,全国模范教师何钟怡、唐朔飞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杜善义院士,全国优秀辅导员李飞同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谭久彬教授等一批优秀教师和群体;还涌现出了以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为代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群体、以全国博士支教第一人陈苏为代表的“全国百支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群体、以持续捐献稀有血1.7万毫升的张健同学为代表的大学生自强之星群体、以“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0410101班为代表的优秀班集体等一大批学生典型。这些典型为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孕育典型不容易,成为典型有压力,保护典型有责任。因此,哈工大不仅注重选树典型,更注重典型的后续发展和人生规划,以确保典型的生命力和典型引路工作的有效性。为了不影响张健同学的身体健康,校党委书记王树权同志多次叮嘱:张健同学再献血要经学校党委审批;全国博士支教第一人被破格提拔为校团委书记;能源学院党委领导专程飞赴深圳,仅仅为了把西部支教典型潘民政推荐到一家知名国企工作……
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带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探索出来的一系列典型引路的新方式,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典型,也使典型切实发挥了先锋旗帜作用,榜样的力量、典型的精神不仅为哈工大一流创新人才的成长引领了正确方向,同时也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意志,做到了“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