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媒体报道:法国高教部宣布,前土伦大学校长韦尔斯拉蒂因为涉及文凭买卖丑闻,已经在5月21日被正式开除公职,并且被永久禁止在公共和私营教育部门从事任何工作,决定立即生效。此外,另有两名土伦大学前副校长也分别被处以一到三年时间里禁止在高校任职和从事研究的惩罚。
据悉,开除公职是法国对公职人
对于这样的消息,中国的媒体和教育界都能够感受到法国有关方面对于教育腐败的“零容忍”的力度何其之大。虽然贵为一校之长,但是一旦出现腐败丑闻,立即进入相关调查程序,证据确凿之后,处罚力度雷霆万钧,处罚措施迅速出台并公之于众,绝不掩饰护短,但求公正公开。
为什么这样雷厉风行?不只是为了教育的尊严,而且是为了这所被牵连的大学的声誉,为了这所大学里的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庭的声誉,更为了维护教育所树立的社会公德公信的权威,为了捍卫正确的价值和道德,以及这个价值观和道德所维系的社会的秩序和人心。
大学立足于社会之中,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以及中学小学,乃至一切的教育机构,都不是天生高贵无暇并且可以将这高贵无暇遗传给后世的。学校人也是社会人,在当前社会大众普遍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中获得成长资本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自我发展也被人们追逐的“资本”力量。所以,法国土伦大学的事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空前绝后的。对此事件的处理,有更多“杀鸡儆猴”的警示效果。
不过,这样的雷霆手段、这样的严肃惩处,的确撼动人心,也颇可借鉴。对于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法国人做得很好。也自然会得到我们的赞赏,因为我们的前辈早就感慨过:“严则立,宽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