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的师德之高与人格之美值得肯赞。由此,我们或可忆及许多类似的
然而事情并不仅限于此。更为引人深思的是,时至今日,为何一提及汪金权这样的优秀乡村教师,我们脑中闪现的第一印象仍是“清贫”、“坎坷”、“甘于牺牲”?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中国农村教育的何种境遇?
据报载,汪金权之所以选择回乡从教,是因不忍见地处山区的蕲春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也招不来学生”。这与他之前所在的黄冈中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论硬件抑或师资,两所学校的境况恰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典型性缩影,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应当看到,在提倡教育公平的今天,教育发展中的城乡失衡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农村教育投入在整个农村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偏低、农村教育投入和城市教育投入比例存在较大落差,这种“双重失衡”不仅导致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更导致教师数量的紧缺和水平的参差。另一方面,农村师资的匮乏和教师质量的良莠不齐,又转而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二元困局,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非但难以补齐,反有愈加矮化之虞。
相形之下,“汪金权们”的无私奉献就显得尤为可贵。然而,在只具备内在自觉性的道德追求面前,“汪金权式”的道德模本显然是难以“批量复制”的。因此,如何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师资建设上扎实着力,让农村教育不再成为倾斜天平上弱势的那一端,依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要任务。
2011年,我国培养的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将毕业上岗。那时,“汪金权们”的奋斗可能就不再形单影只了。有了这样的师资基础,怎样制定好配套政策,让他们全心投入、爱岗乐业,是相关决策部门应该从速考虑的。令人鼓舞的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设立“特岗教师”、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国家已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正成效渐显。当然,在此基础上,还应有更广泛的探索。例如,改革人才评价标准,为乡村教师设立类似“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荣誉与奖励;实施农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为其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我们更愿意看到,“汪金权们”的育人之路不再困顿,不再于不必要的坎坷中燃耗道德的光芒;我们更希望见到,更多卸下了重荷的“汪金权”,用智慧而不是身躯架起知识的桥梁,将学子们引渡至希望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