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时代的发展遇到了难题,从人类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寻找摆脱危机的良策,不失为重要的途径。康德没有面临当今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也没有一部关于生态哲学的著作,他以判断力将目的概念引入自然世界之中,进而把自然判定为合目的论系统的思想,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首先,康德目的论思想中,以主观合目的性为鉴赏判断的根据,所构建的审美自然观,正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其当代价值。
康德指出,如果自然的合目的性在知觉中表现出来,但这种合目的性,并非判定自然的实存是否符合了某种目的,仅体现了自然的形式合于主体诸认识能力协和一致的目的,这就是自然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当主体以单纯欣赏的态度面对事物时,感受到这种合目的性,所激发起来的愉悦,就是审美愉悦。相应的,这一对象形式被判定为美。因此,对自然的审美鉴赏,不关心自然的实存,不涉及自然能满足我们任何感官欲望的主观目的,也不涉及自然在客观上是否符合某种目的。鉴赏判断只是对自然形式的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静观,这是一种自由的观照。进而,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自然世界成为人自由活动的领域。自然界不再是一个与人疏离的、割裂的、对抗的自然界,而是与一个与人和谐的、有生命力的自然界。当代生态危机直接体现于人类滑入一种天人关系严重分裂的险境,即人与自然由和谐共生日趋转向矛盾冲突,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用霍克海默的话说是“自然的反抗”。在这样一种境遇下,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正是在人与自然这一最基本的关系上调整观念,放弃对自然的控制、占有、无度盘剥、掠夺的传统自然观,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融入审美自然观。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自然、热爱自然,去感受人与自然的那份和谐,也使自身灵魂从中得以净化,体会到人在精神上的无限博大。
其次,康德目的论思想中,对人在自然合目的论系统和自然规律性系统中的位置的不同定位,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康德指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能够将自然界看做一个目的论系统,把其他事物从属于自己目的之下。在此,康德并没有将自然与人等同,而是肯定了人具有属人的主动性、目的性。不过,康德也指出,这只是从人出发作出的理解。就自然本身而言,她并没有将人作为自己的宠儿,使得一切万物最终为了人而存在。人不过是自然规律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在某种关系中值得作为目的而存在,但在另外关系中,又可能只是一个手段。在此,康德批判了人的唯我独尊,表明了人与自然万物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康德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既肯定了人能超越自然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的依存性。在生态危机的困境下,我们必须如康德一样,辩证地看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我们提倡尊重、关爱和保护自然。因为,人作为自然链条中的一环,自然万物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自然就是人的存在之家,毁坏自然也就是在毁灭自己。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人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具有主体能动性,进而走向合理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观。将自然神化和将人神化的观念都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意识到,人不可能不去干预自然,退回到天人合一的那种原始状态。因为人已经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但是也应该看到人的有限性,人与自然的依存性。
最后,康德目的论思想中,以人的文化作为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中间环节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康德指出,当我们按照目的把自然界设想为一个目的论系统,必然会追问自然的最后目的和终极目的。自然的最后目的追问的是自然最终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在康德看来,人的文化体现出人类能适应于自然中的任何目的,并有能力将自然转化利用,为自己目的服务。因此,人的文化即为自然的最后目的。终极目的追问的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存在,它必然超越一切自然的限制。因此,终极目的只能是自由的人。只有自由的人能够超越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只有在自由之中才能找到目的无条件的立法。从自然的合目的性追问到自然的最后目的(人的文化),又从人的文化追问到创造的终极目的(自由的人),以此,康德实现了人与自然统一。其中人的文化无疑是实现统一的中间环节。人的文化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最后目的联系于自然,另一方面又能够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使人的意志从欲望的专制中解放出来,使人变得更文明,意识到更高的目的,进而通向终极目的。在此,康德揭示了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科学,虽然不能作为终极目的,但如果以自由为引导,它能提升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成为人通向自由,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重要条件。在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界曾掀起过一股拒斥科学、夸大科学负面效应的思潮。毫无疑问,否定科学技术,是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对科学技术加以控制、引导,即将科技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紧密结合,以免其恶性发展,走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人的奴役,进而使其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有利手段。
总之,康德目的论思想所蕴含的审美自然观、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以及科学文化的建设等内容,经过发掘、整理,以及结合我国国情的诠释,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这一。如若能对其很好地挖掘和阐扬,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